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人们常用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人体生理过程,以下流程图表示错误的是( )
A . 氧气进入机体及运输路径:肺泡中的氧→肺泡壁上皮细胞→肺泡壁外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细胞
B . 葡萄糖的吸收及运输路径:小肠中的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细胞
C . 尿素的主要排出路径: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输尿管→膀胱→尿道
D . 皮肤痛觉的产生路径:刺激信号→皮肤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大脑皮层感觉中枢
2、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 .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 ②和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 . 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3、侏儒症患者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患病的原因是患者幼年时( )
A .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 .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 . 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D . 胰岛素分泌不足
4、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 . 婴儿时期
B . 儿童时期
C . 青春期
D . 成年期
5、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人体的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北欧人鼻子又大又长,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B . 肋间肌收缩时,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利于吸气
C . 膈肌舒张时,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利于呼气
D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6、医生用针刺激某病人的食指时,他没有发生缩手反射;但当他听到医生的指令时,却能移动手指。根据下图分析,此人受伤的部位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7、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关灯后,屋内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一会儿,又能看清部分物体的轮廓。视觉发生这种变化,与眼球哪个结构的调节有关( )
A . 角膜
B . 巩膜
C . 瞳孔
D . 视网膜
8、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而每天的排尿量约1.5升,这是因为( )
A . 肾小球的过滤(滤过)作用
B . 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C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 . 膀胱的贮存作用
9、下列做法有利于眼和耳卫生保健的是( )
A . 阅读或看屏幕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B . 长时间看手机、玩电脑
C . 耳朵内经常塞着耳机听音乐
D . 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10、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 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
B . 听相声哈哈大笑
C . 吃梅子分泌唾液
D . 遇到强光瞳孔缩小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B . 推行河长制,大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C . 大量使用次性餐具,生活更方便
D . 实施乡村“厕所革命”,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12、小红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再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可以让这份食谱营养更合理?( )
A . 素炒豆角
B . 牛肉
C . 排骨汤
D . 小米粥
1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分泌的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B . ②、③和⑤均吸收水分和维生素
C . ④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
D . ②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4、张爷爷下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股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老年人骨中有机物超过1/3
B . 老年人骨中无机物少于2/3
C . 老年人骨硬度小,弹性大
D . 老年人骨硬脆,弹性小
15、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 输卵管
B . 子宫
C . 胎盘
D . 卵巢
16、下列有关淀粉在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口腔、胃、小肠都能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都含有分解淀粉的酶
B . 淀粉在小肠最终分解为葡萄糖,由小肠绒毛壁上皮细胞吸收,而后转运到小肠绒毛腔毛细血管
C . 代谢最终产生的二氧化碳从细胞到排出体外,参与的血液循环只有脑循环而无体循坏
D . 淀粉代谢最终产生的水流经肾单位的途径为: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出球小动脉……
17、具有造血功能的是( )
A . 骨膜
B . 黄骨髓
C . 红骨髓
D . 三者均可
18、甲、乙图是人体两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c、d四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a>b;c>d
B . a<b;c<d
C . a<b;c>d
D . a>b;d>c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输血前应检查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
B .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C . 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
D . 每个健康的公民都可以自愿献血
20、红细胞之所以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的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
A .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B .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C .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 .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患者的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PG)、饭后2小时血糖(2hPG)会出现异常,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治疗糖尿病的常规方法是服用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
(1)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胰岛素具有调解血糖浓度的作用,由胰腺中的细胞所分泌。
(2)为了研究黄芪消渴汤治疗该病的效果,医生将36例患该病的志愿者(对治疗方法享有知情权,并积极配合治疗),依据治疗方案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患者18人,两组的基础性资料(体检指标、年龄、性别等)基本相同,不具显著性差异。甲组服用不含药物的安慰剂,乙组服用黄芪消渴汤,每周进行指标测量,3周后指标数据如下表(数据为平均值,浓度单位为m mol/L)。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例数 |
FPG(m mol/L) |
2hPG(m mol/L) |
尿蛋白定量(g/24h) |
甲 |
18 |
9.97 |
11.90 |
121.56 |
乙 |
18 |
8.61 |
10.60 |
92.26 |
①本实验研究中,甲组可作为对照组的理由是。
②两组数据比较,乙组的等数值显著低于甲组,说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③面对这种“现代文明病”,可采用胰岛素、中药等方法治疗,但现在有不少糖尿病患者进餐时只多吃菜不吃饭,你认为这种方法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吗?请说出你得道理。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请参照下列甲、乙、丙、丁四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甲所示为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 ,2是 ,5是神经中枢,其色泽灰暗,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5(灰质)由神经元的 汇集而成,3、4与6是由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其中4是 。
(2)据统计,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为,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人饮酒后酒精从小肠吸收,然后随着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 ] 。(方括号中填字母)酒精从小肠进入血液直至到达足部至少需要经过心脏 次。“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和 造成的。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 ,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这个反射类型属于 反射。
(3)丙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 B ] 、[ C ] 、[ D ] 三部分.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 部位(填字母)这时进行生理活动的是 作用。
(4)图丙中B、D处箭头表示的形成尿的两个重要作用;B处 作用,当血液流经B处时,血液中的 和 不能被滤过,如图在E中发现含有葡萄糖,说明此人很可能是 分泌不足。(填某种激素)
2、根据人体反射弧和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手无意识碰到针尖时,手会立即缩回,并感觉到疼痛。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用图1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1中的[]或[]。
(3)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打雷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首先引起[3]振动,通过[4]将振动传至内耳;听觉感受器位于[6]中,听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4)咽部发炎时,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中耳炎,这是因为咽部与鼓室之间有[8]相连。
3、上课时,我们能边看黑板边听课,还能边记笔记边思考,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离不开机体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与调节相关的问题:
(1)看黑板时,黑板上的文字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然后在上形成物像,这些物像信息在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处理后形成视觉,你才能看到黑板上的内容。能进行信息处理的大脑的基本单位是。
(2)从老师的声音到听觉形成需经过: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中的一定区域。反射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听觉的形成不是反射,是因为该过程没有经过这两个结构。
(3)看、听、写等活动要同时完成,需要各器官协调配合,这主要受到的调节。而植物没有这种调节方式,原因是。
(4)上课被老师点名抽问时,我们会马上起立,这一过程属于(填“简单的反射”或“复杂的反射”),同时会出现紧张和心跳加快等现象。由此推测,这个过程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
4、下面是人体肾单位及泌尿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结构主要由、肾小囊、肾小管组成。A、B、C、D 四种液体,在成分和含量上最接近的两种是。
(2)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还调节了体内水和的平衡。尿素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则通过皮肤以的形式排出体外。
(3)产生尿意的神经中枢在。
5、“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山,一定要自己登上去!”这是2019年国庆节优秀国产展映新片《攀登者》最开始时出现的一句台词。也正意为这句台词,激发了我们心中的爱国思潮和永不磨灭的攀登精神。请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到下列有关问题。

(1)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呼吸急促,大口喘气”。下列能模拟他们深吸气时肺和膈肌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
A .
B .
C .
D .




(2)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完献礼祖国70华诞的电影《攀登者》后心潮澎湃。当影片中方五洲把国旗插到珠穆朗玛峰上时,观众席上每个人都鼓起来热烈的掌声,这属于反射。整个登山过程山路崎岖,登山者在攀登时能“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的调节作用。
(3)到达顶峰时,登山队员们欢呼雀跃,这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时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共同调节的结果。
(4)登山队员在山顶上远眺云海,近看崖壁,都清晰可见,主要原因是的舒缩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5)下山后登山队员饱餐一顿,测得血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CD段血糖含量大幅下降是由于的调节作用。

6、如图A﹣D是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①﹣④表示心脏四腔,a,b表示吸气和呼气,甲、乙表示肾动脉和肾静脉),请据图回答:
(1)A器官可以分泌的消化液是。
(2)B器官四腔中,流静脉血的是(填图中数字)。④和相连血管之间,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3)C器官进行a过程时,膈肌处于(选填“收缩”或“舒张”) 状态。新型冠状病毒会导致患者肺部深处分泌大量粘液,影响了肺与血液之间的,造成人体缺氧,呼吸困难。
(4)血液流经D器官后,与甲中血液相比,乙中血液减少的成分是(答2个即可)。
(5)A器官产生的某种代谢废物,经血液运输,最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请将该代谢废物流经图中器官的顺序补充完整(用大写字母和箭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