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 走进法律天地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浙江省通过组织“宪法宜讲浙江行”、“法治副校长送法人校”等活动,全城打造法治教育基地。目前共建有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场所近2000个,为孩子们构筑了良好的学法环境。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浙江省以法治工作为中心,坚持依法治省

②浙江省法治教育成效显著,普法氛围浓厚

③青少年要进一步信服和尊崇宪法,加强宪法监督

④青少年要学法尊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姚某驾驶汽车从某校门前路段压黄实线掉头时,被正在执勤的交警拦截检查,姚某驾车顶撞,致交警受伤、警务通等执法装备损坏,姚某因涉嫌袭警罪被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件警示我们(   )

①交警公正执法的威严不容侵犯

②交警面对违法行为时可以超越权限执法

③违反交通法规,就要受到刑事处罚

④社会生活有边界才有秩序,有底线才享自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某校举办主题为“健康人生,无毒校园”的禁毒模拟法庭活动。举办此活动旨在让我们懂得( )
A . 毒品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 B . “模拟法庭”有助戒毒 C . 吸贩毒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D . 无毒校园就是禁毒目的
4、某区妇联、团委根据《贫困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帮扶办法》,将贫困新居民子女纳入日常关爱工作中。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社会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家庭保护 D . 司法保护
5、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多村振兴,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完成问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此,我国还应继续(    )

①推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推进各族人民迈向同等富裕

③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④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这表明我国法律(    ) (2)
A .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 具有普遍约束力 D . 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3)《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村民委员……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并应当接受村民监督。”这一规定体现出(    ) (3)
A . 我国农村所有制形式都是公有制 B . 我国农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 . 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得到推行
6、某些校外培训机构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依法处以警告和巨额罚款。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该违法行为属于(    )
A . 民事违法行为 B . 行政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一般违法行为
7、疫情期间,某退休干部面对防控执勤人员的管理,情绪失控,蛮横辱骂,拒不遵守防疫规定,造成不良影响,被行政拘留5日。该事例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言行须有度,违法必担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8、绍兴市某禁毒教育体验馆通过设定一个缉毒游戏,综合视觉、听觉、触觉上的体验,引导青少年熟知毒品危害,识别易涉毒场所、了解禁毒法律法规。这有助于青少年( )
A . 防微杜渐,尽量避免交友 B . 依法自律,谨防吸毒过量 C . 履行义务,共筑司法保护 D . 认清危害,自觉远离毒品
9、2021年3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以全票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以确保“爱国者治港”的主旨和原则。这说明了(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

③“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④法律因时代需要而制定和完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共1小题)

1、学校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

1、弘扬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会师歌》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转战的历史。

材料二:甘肃省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多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同时在光伏板下建农业大棚、养殖圈舍、育苗基地等,实践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的“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甘肃通渭县光伏产业示范园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仅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就带动金县1.8万贫困户实现增收。图2为甘肃省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月变化图,图3为通渭县某“光伏+农业”示范点。

(1)歌词中“伟大的会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两则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史实。
(2)“铁的意志”“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3)描述甘肃省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4)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简述甘肃实践"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的好处。
2、走进法治天地.感受法律关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短讯]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或修改了21部法律、法规,内容涉及退役军人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审议45件法律案。

(1)根据[法治短讯]指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行使的职权,并写出该短讯内容体现出的法律特征。
(2)特殊的关爱给特殊的你。参照刑法修正案的自述:指出另外两部法律的“特殊关爱”体现在何处。
(3)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以下为大头儿子一家“晒”在网上的生活画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利弊。
(2)判断中国法院网公布的“假借网络刷单行诈骗”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请你为大头儿子如何正确享受网络生活提两条合理建议。
4、读漫画《目不斜视》,回答问题。

(1)任选一幅漫画,指出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2)针对两幅漫画中的现象,请从个人、社会的角度提出对策。
5、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法律为我们护航,让我们与法同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链接]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学校应当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四条:……影剧院、体育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行为分析]

[认识提升]

彬彬看完电影后,发现自己新买的自行车被偷了,他后悔地说:“都怪自己太大意,没有给车上锁”。报案后,警察叔叔教育彬彬:“新法在原来四大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但是未成年人更需要加强……“

(1)第三十一条第四十四条分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哪一特殊保护?
(2)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知识分析漫画中彬彬的行为。
(3)请你将警察叔叔的话补充完整。
6、惩治网络诈骗,呵护未成年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案例回顾

2021年3月,常州市的小李(12岁)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布“充10元可以返388元”的消息,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在对方诱导下,小李用母亲微信向对方转账5000多元,发现被骗后报警。经调查取证,警方于5月19日抓获5名诈骗团伙成员,并刑事拘留。

材料二:相关链接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次修订新增“网络保护”等内容,并于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

(1)材料一中,诈骗团伙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一准则?
(2)分析材料二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的原因。
(3)有了这次被骗的经历,小李会对有关国家机构提哪些合理化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 走进法律天地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