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尖尾雨燕飞行速度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下列特征与雨燕飞行时减轻体重无关的是(  )
A . 长骨中空 B . 有龙骨突 C . 骨薄而轻 D . 直肠短
2、判断蝙蝠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鸟,最主要依据是(  )

 

A . 用肺呼吸 B . 心脏四腔 C . 体温恒定 D . 胎生、哺乳
3、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  )

A . 身体呈梭形 B . 用鳃呼吸 C . 用鳍游泳 D . 体温不恒定
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 .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 . 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 . 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 . 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5、家兔适应其植食性生活牙齿分化成(    )

A . 门齿和犬齿 B . 犬齿和臼齿 C . 门齿和臼齿 D . 门齿、犬齿和臼齿
6、下列几种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 . 海月水母 B . 华支睾吸虫 C . 钉螺 D . 日本血吸虫
7、翩翩起舞的蝴蝶,招引同伴“约会”的通讯方式是(  )
A . 甜美的声音 B . 性外激素 C . 婀娜多姿的舞蹈 D . 多彩的“外衣”
8、下列动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 . 家鸽、壁虎、青蛙 B . 蝗虫、蚯蚓、蜈蚣 C . 鲫鱼、家兔、螳螂 D . 蚂蚁、蜜蜂、鲨鱼
9、20世纪50 -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
A .   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 . 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 . 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 . 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0、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有利于( )
A . 适应水生生活 B . 利用皮肤呼吸 C . 适应陆地生活 D . 自由生活
11、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
A . 口、咽和肠 B . 口、肠和肛门 C . 口、消化腔 D . 口、小肠
12、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 . 运动器官 B . 消化器官 C . 生殖器官 D . 以上都是
13、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场,并把蚯蚓养殖场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 . 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B . 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 . 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 . 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14、蝗虫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 (  )
A . 外骨骼不能生长 B . 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C . 蝗虫的形态在变化 D . 外骨骼损坏,需要形成新的外骨骼
15、节肢动物具有的特点是(   )
A . 身体被毛,用肺呼吸 B . 体表光滑,用皮肤呼吸 C . 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 D .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
16、竹节虫体表坚韧,有三对足,足和身体分节,属于(  )
A . 爬行动物 B . 软体动物 C . 哺乳动物 D . 节肢动物
17、处于下列哪种状态的动物,最容易被青蛙捕食(   )
A . 死亡的昆虫 B . 装死的甲虫 C . 静止不动的蝗虫 D . 低空飞行的蚊子
18、草鱼、扬子鳄、鲸、海豚、金鱼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其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A . 草鱼、扬子鳄 B . 草鱼、金鱼 C . 扬子鳄、鲸 D . 海豚、金鱼
19、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
A . 哺乳类 B . 昆虫 C . 鸟类 D . 鱼类
20、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是 (   )
A . 骨骼、关节和肌肉 B . 骨骼和关节 C . 关节和肌肉 D . 骨、关节和肌肉
21、下列骨骼肌附着在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B . C . D .
22、如图是人体关节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使关节牢固的结构之一是(   ) (1)
A . B . C . D .
(2)表示关节软骨的是(   ) (2)
A . B . C . D .
23、利用寄生蜂如赤眼蜂、周氏啮小蜂来防治农林害虫,有很多优点.下列对其优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减少农药杀虫剂用量 B . 增加了养蜂和购蜂成本 C . 减轻了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 D . 减少了购买农药的成本
24、根据表中数据,正确的分析是(   )

动物名称

心脏占体重比例(%)

每分钟心跳次数

0.57

22

0. 42

72

1. 72

135〜244

A . 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最高,因此不利于飞行 B . 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最低,说明人的心脏最轻 C . 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说明心脏的机能最强 D . 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环迅速,适于飞行生活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

如图是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标号①的结构名称      ;图二中标号②的结构名称      

(2)当手臂垂直于地面提起重物的那一刻,图中的①和②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 (填字母)

(2)
A . 收缩 舒张 B . 舒张 收缩 C . 收缩 收缩 D . 舒张 舒张
(3)人在运动时,要靠      牵拉骨,绕关节运动完成动作.

2、人人痛恨老鼠,但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鼠也具有重要作用。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1)
A . 正确 B . 错误
(2)鼠对人类有害,必须把它完全消灭。 (2)
A . 正确 B . 错误
(3)鼠在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3)
A . 正确 B . 错误
(4)鼠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占据一环,其数量过多或过少对生态平衡都会产生影响。 (4)
A . 正确 B . 错误
3、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B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有口无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类群)。
(4)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分泌的物质形成的,运动器官是
4、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呼吸器官是,其主要部分是②,它的特点是又细又多。
(2)翻开活鱼的①,可以看到②的颜色呈色,这是因为②有丰富的
(3)当水从鱼口流入,流经②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渗入到②的中,而血液中的则渗出,随着水从鱼的鳃盖后缘排出体外。
5、请根据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

(1)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前肢变成翼;肌发达,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鸟的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呼吸.
6、如图是青蛙、鹦鹉和海豚的特征比较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请据图回答:

(1)A表示三种动物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属于动物。
(2)C可以表示青蛙和海豚都用呼吸,不同的是青蛙还用辅助呼吸。
(3)D可以表示海豚和鹦鹉都是(恒温动物或变温动物)。
7、一个蜂群里有三种类型的蜜蜂:蜂王、工蜂、雄蜂。其中蜂王负责整个蜂群的活动,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蜂、防御敌人、筑巢等活动,雄蜂交尾后即死去。请问:
(1)蜂群里有三种类型的蜜蜂,它们分工合作,这是一种行为。像蜜蜂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进行交流。
(2)蜜蜂这种分工合作行为是由决定,是(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蜜蜂在采花粉时,也会帮助植物,这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地过程中,形成了相互、相互的关系。
8、分析下面所示概念模型,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A表示植物作用的生理过程。
(2)C和D表示动物作用的生理过程。
(3)E和F表示生物之间的关系。
(4)通过这个概念模型我们能得出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促进的作用。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果皮硬的果实)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从而轻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硬,不容易摔碎,乌鸦会用更好的方法,它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为了安全起见,它不会立刻飞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去享受美味。

材料二: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莱青虫的取食行为,其操作过程如下:从十字花科植物中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然后将虫卵隔离饲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莴苣叶,另一端放置一些白菜叶,将莱青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菜青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乌鸦第一次吃到果仁是行为,材料一中的乌鸦能巧妙地吃到果仁是行为。
(2)材料二中的实验变量是;实验中不能只放一只菜青虫,是为了
10、通过阅读课文,小齐同学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叶等有机物作为食物。课后,小齐同学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发生兴趣:蚯蚓到底是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还是干燥的环境中?为此,小齐同学进行了如下一番研究,并邀你一起来参与。
(1)作出假设:根据(3)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小齐同学作出的假设应是: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2)选择变量:根据小齐同学的假设,你认为他应选择作为变量。
(3)下面是小齐同学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 (3)
A . 在解剖盘的一端放一张干纸巾,另一端放一张湿纸巾。然后在中央放5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B . 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5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C . 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1条蚯蚓,2分钟后观察。
(4)为减少实验误差,上述方案需经(填“一次”或“多次”)实验。你认为实验的结果应该是:蚯蚓在潮湿土壤中的数量(填“较多”或“较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