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 . 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 . 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 . 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2、2016年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想知道深圳人民关于全面放开二孩的想法,用的方法是 ( )
A . 调査法
B . 实验法
C . 观察法
D . 探究法
3、图甲、 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乙相比, 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 . 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 . 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 .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4、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阳光、温度
B . 土壤、水分
C . 水分、温度
D . 空气、阳光
5、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会发生哪种生命现象( )
A . 呼吸
B . 消化
C . 排出废物
D . 细胞分化
6、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 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C . 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
D . 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
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流水潺潺
B . 春雨绵绵
C . 阳光灿烂
D . 绿草如茵
8、小芳某天的生物作业是自制生态瓶,她准备了小鱼、石头、容器和池塘水,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 )
A . 分解者
B . 生产者
C . 消费者
D . 非生物部分
9、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 “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
10、下列关于一株牵牛花和一头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 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 . 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 . 牵牛花的叶片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11、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此图中含有( )条食物链
A . 1条
B . 2条
C . 3条
D . 4条
12、“春种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 )
A .
B .
C .
D .




1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翠微峰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 “土壤→草→虫→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 .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5、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由小变大
B .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C .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 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均等分配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图一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间关系网,图二为某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
(1)图一中共有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一中最长的那条食物链。
(3)图一中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是。
(4)甲经过过程 a 形成了乙,在此过程中细胞增加了。
(5)丁通过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与植物体营养有关的叶肉细胞构成的组织属于组织。
2、图一显微镜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观察仪器,图二是显微镜视野里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情形。
(1)图一中标号①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2)图二中视野 A 看到的细胞比视野 B 中的细胞少了(填一个序号即可)结构。
(3)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这样做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4)通过观察发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内沒有,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5)由 A 构成的生物体与由 B 构成的生物体,它们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B 构成的生物没有。
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体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请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完成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其中加入等量的水。
②分别将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只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在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只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