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传染病( )
A . 艾滋病(AIDS)
B . 肝炎
C . 非典型肺炎
D . 癌病
3、同学们一定知道,冬天若教室里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
A . 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缺氧
B . 温度太高
C . 氧气浓度太高
D . 病毒、细菌太多
4、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是( )
A . 吸烟、赌博、酗酒
B . 吸烟、吸毒、赌博
C . 赌博、吸毒、酗酒
D . 吸烟、吸毒、酗酒
5、在肾单位中形成的尿液,是通过以下哪一途径排出到体外的?( )
A .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B . 输尿管→肾盂→膀胱→尿道
C . 膀胱→肾盂→输尿管→尿道
D . 尿道→输尿管→肾盂→膀胱
6、下列代谢产物中既能从皮肤排出,又能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排出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尿素
C . 无机盐
D . 水分
7、发炎时,( )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
A . 白细胞
B . 红细胞
C . 血浆
D . 血小板
8、在清洗蔬菜时,要尽量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使蔬菜更硬挺
B . 除去蔬菜表面残留的农药
C . 让蔬菜吸足水分
D . 节约用水
9、小刚的妈妈做了个小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食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 . 苹果
B . 鸡蛋
C . 饼干
D . 巧克力
10、在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 . 森林
B . 土地
C . 河流
D . 大海
11、胡老师从河北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成分最可能是( )
A . 白细胞
B . 血小板
C . 红细胞
D . 血浆
12、有关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下列描述中比较科学合理的是( )
A .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B . 多吃蔬菜、水果和油脂类
C . 散装食品要注意保质期,包装食品则无需关注
D . 不喜欢吃蔬菜,可以用水果代替
13、在炎热的夏天,出大量的汗液后,身体会很快凉爽下来,这是因为( )
A . 排出了代谢废物
B . 排出水分带走部分热量
C . 呼吸作用减弱产热减少
D . 排出无机盐降低体温
14、静脉注射的药物最先回到心脏的( )
A . 左心室
B . 右心房
C . 右心室
D . 左心房
15、有些中老年人的小腿后出现蚯蚓状的“青筋”,它属于(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三种都有可能
16、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 )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A . 生殖质量
B . 肝炎
C . 非典型肺炎
D . 癌症
17、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作用的结构是( )
A . 口腔
B . 咽
C . 鼻
D . 喉
18、李明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伤了手,鲜红的血液慢慢渗透而出,他最少伤到了哪里( )
A . 角质层
B . 生发层
C . 真皮
D . 皮下组织
19、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目前正进入到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 抗原,特异性免疫
C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 抗体,特异性免疫
20、恢复、重建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而有效的措施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
B . 加强法制管理和科学管理
C . 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D . 抑制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淀粉最终被分解为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
2、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叫。
3、血液中的数量过少,或者含量过少,叫做贫血。
4、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5、输血是抢救失血病人有效措施之一,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血型系统。输血时应以输血为原则。
6、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
7、皮肤覆盖在体表,与外界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由和两部分组成。
8、人体将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这个过程对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有重要意义。
9、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其基本特征有性和性。
10、在今年春节前后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对人类危害很大的传染性疾病,预防该传染病的措施有、切断传播途径和三个。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图中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的名称是,它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图乙中a代表的气体是,b代表的气体是。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的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膈肌应处于(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5)图甲中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旁边的软骨可以防止食物残渣进入气管。
(6)图乙cd气体交换叫,是通过完成的。图乙ab气体交换后,[5]处的血变为。
2、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注:[ ]内填数字)。
(1)[6]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5]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2)图中左心室是[],判断依据是,右心房是[]。
(3)由图可知,与心房连接的血管是,与心室连接的血管是。
(4)根据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和两条路线,并且在处发生了交汇。
3、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4是,5是肾小球,6是,456合称。
(2)当血液流经5时,血浆中的大部分葡萄糖,水、及尿素等物质通过作用到4中形成。
(3)4中液体与血液相比,除不含和外,其它成分基本相似。
(4)图中3处的几个箭头的含义是作用。经过这个作用后形成的液体是。
4、为了探究馒头变甜与口腔中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是否都有关系,皓皓用三块大小相同的馒头块(其中两块细细地切碎)进行实验(如表),请分析回答:
试管 |
甲 |
乙 |
丙 |
|
实验步骤 |
① |
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 |
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 |
2毫升唾液+馒头块 |
② |
搅拌,37℃水浴10分钟 |
搅拌,37℃水浴10分钟 |
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
|
③ |
滴加2滴碘液,摇匀 |
(1)若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口腔中的有关吗?
(2)三支试管使用的馒头和液体的量都要相等,目的是保证变量。
(3)实验中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是否有,预期的实验现象是试管不变蓝。
(4)若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温度有关,则要再增加一支试管丁,试管丁除了温度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应该和试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