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边院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

A . 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 . 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 . 蚯蚓改良土壤 D . 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2、

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起的数量变化是(   )

A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B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D . 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3、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考察校园周边某生态系统时,记录到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包括分解者 B . 该生态系统如果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猫头鹰 C . 此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分解者一起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D . 猫头鹰与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则鹰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 B . 最短的食物链是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鹰 C .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 . 该食物网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合欢树
5、下列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食物链较长 B . 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多 C . 生物种类较少 D .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6、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 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7、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 . B . C . D .
8、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狐消灭了,则表示兔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是(  )
A . B . C . D .
9、生物社团拍摄的生态系统照片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B . C . D .
10、猫和猫头鹰都能在夜间活动,它们特别大的眼睛使其获得最佳的夜间视力。这说明(     )
A . 它们都喜欢在夜间捕食老鼠 B . 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眼的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C . 它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 . 它们都在一条食物链上
11、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 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 . 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 .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2、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正确的是(    )

A . 纸盒底部都铺细湿土 B . 纸盒上面全部用纸板盖住 C . 纸盒底部都铺细干土 D . 10只鼠妇太多了,改成2只
13、下列有关生物和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 生产者只能是绿色植物,它们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C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俗语所代表的食物链是“虾米→小鱼→大鱼”,食物链的起点可以不是生产者 D . 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人有责
14、当池塘受到轻微污染时,它能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消除污染,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此现象说明池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 . 池塘被污染之后能恢复原状,因此人类可以随意将污染物排入池塘 C . 池塘自身净化作用的大小与其生物种类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D . 当池塘受到严重污染,超出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池塘生态系统就会失调
15、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 B . 鹿遇敌害快速奔跑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沙漠中生活的植物根系非常发达
16、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

上浮数(只)

死亡数(只)

20

光照

竖放

20

光照

横放

(不统计)

20

黑暗

竖放

(不统计)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 . 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 . 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 . 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 . 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17、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总能量比例图如下,若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对间内丙的数量交化曲线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图片_x0020_100002 B . 图片_x0020_100003 C . 图片_x0020_100004 D . 图片_x0020_100005
1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 B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 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1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喜食荔枝的李明通过调查,发现烟台市内竟无一棵荔枝树。影响其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水分 B . 温度 C . 光照 D . 土壤
20、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   )
A . 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B . 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C . 温带的野兔能随季节换毛 D . 莲藕的茎和叶是中空的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

如图一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图二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       ,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2)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瓶中的       .

(3)图二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       ,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C是分解者.

(4)生态瓶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

2、为加快生态安全建设,2019年临沂市以建设“绿色沂蒙、生态临沂”为主线,推行“林长制”改革,实現“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真正把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

下图一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蒙山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标注的生物外,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2)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X→蛇→猫头鹰”,X代表      
(3)图一所示食物网中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捕食关系的生物有      ;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4)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増加下

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3、农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人的关键作用。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      。图中的消费者,体内没有脊柱的是      
(2)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      
(3)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鸟与昆虫之间是      关系。
(4)某地农田周边的树木被乱砍滥伐,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      
(2)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      形式进行传递。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4)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有      个。
(5)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5、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2)该模型中共有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部分。
(2)牛与草之间的关系是
(3)细菌、真菌能将牛和草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
(4)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肥城市边院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