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全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A . 能制造有机物
B . 能帮助植物传粉
C . 维持生态平衡
D . 为人类提供食物
2、“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B .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 . 需要多系统的配合
D .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3、下列动物中,有口有肛门的是( )
A . 水螅
B . 蛲虫
C . 绦虫
D . 涡虫
4、下列叙述中,与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特点不相符的是( )
A . 有气囊提高与气体交换效率
B . 食量较大,消化能力强
C .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D . 体温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
5、珍珠是人们的装饰品,形成珍珠的结构是珍珠蚌的( )
A . 鳃
B . 外套膜
C . 贝壳
D . 足
6、下列特征中,不是扇贝和乌贼共有的是( )
A . 身体柔软
B . 运动器官是足
C . 有外套膜
D . 身体外有贝壳
7、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 .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 .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8、下列动物中,体型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 蜗牛
B . 蚯蚓
C . 水螅
D . 蝗虫
9、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 .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 . 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 . 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 . 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10、动物界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A . 软体动物
B . 哺乳动物
C . 节肢动物
D . 鱼类
11、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
B . 鸟发达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
C .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复杂
D . 人体的运动依赖骨骼和骨骼肌
12、“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中分别描述了昆虫的哪种行为?( )
A . 觅食行为、繁殖行为
B . 攻击行为、觅食行为
C . 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D . 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13、下列不属于我国著名“四大家鱼”的中( )
A . 青鱼
B . 草鱼
C . 鲫鱼
D . 鲢鱼
14、生物课堂上王老师指着自己受伤的左臂,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王老师所说的“支点”是( )
A . 骨
B . 骨骼肌
C . 关节
D . 神经
15、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与下列哪项特征有关?( )
A . 体温恒定
B . 胎生哺乳
C . 分布广泛
D . 牙齿有分化
16、“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些行为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
B . 先天性行为和迁徙行为
C . 学习行为和防御行为
D . 学习行为和迁徙行为
17、下列各特征中,哪项说明爬行动物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环境( )
①恒温 ②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 ③有脊柱 ④有卵壳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8、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吃植物获得有机物,又通过呼吸作用和被分解者分解,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供给植物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帮助植物传粉
C . 制造有机物
D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9、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 . 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维持生态平衡
D . 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
20、牧羊人放牧,只需要管好头羊,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依据是羊群具有( )
A . 取食行为
B . 社会行为
C . 贮食行为
D . 繁殖行为
21、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 ,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2、区分蚯蚓的前后端,最简单明确的依据是( )
A . 体节的形状
B . 环带的位置
C . 刚毛的长短
D . 口和肛门的位置
23、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 .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 专供人类食用
24、下列不属于动物对自然界的作用的是( )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 制造有机物
25、动物在生物圈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下列哪项叙述不是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 . 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不可缺少
B . 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C . 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 协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对人类而言,没有绝对的有益动物和绝对有害动物。
A . 正确
B . 错误
2、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进行,但是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3、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叫两栖动物,如青蛙。
A . 正确
B . 错误
4、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5、蝙蝠能够飞行,因此属于鸟类。
A . 正确
B . 错误
6、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与血吸虫病传播有关。
A . 正确
B . 错误
7、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干的行为类型。
A . 正确
B . 错误
8、各种鳍的协调作用,保证了鱼很好地游泳运动。
A . 正确
B . 错误
9、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胸、腹四个部分.
A . 正确
B . 错误
10、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连线题(共2小题)
1、请将下列左侧各项与右侧对应项连线。
2、请将下列左侧各项与右侧对应项连线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鲫鱼背部的颜色比腹部的颜色 (选填“深”或“浅”),有利于 。
(2)鲫鱼的体形呈 形,有利于 。
(3)鲫鱼用 呼吸;鲫鱼身体两侧都具有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作用的【 】 。
(4)若没有【 】 ,鱼将无法游泳和维持身体平衡。
2、如图示人体关节、肌肉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有[④],与其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③]和⑤关节腔及其中的滑液等。我们说的脱臼是指[①]从[②]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2)图C中④是,其主要作用是使肌肉附着和固定在相邻的骨上。当我们屈肘时,图B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①。
(3)小明运动时经常受伤,你认为以下比较适合他的建议是( )
①运动前做准备活动②运动强度适当 ③不要参与运动
④佩戴护腕和护膝⑤加大运动量 ⑥增加运动时间
(3)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⑥
3、学习了动物的行为这一节后,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饥饿的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分别用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每次都保证小白鼠处于饥饿状态。迷宫示意图和实验数据如表(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吗?”,他们作出的假设是。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数据(填“支持”或“不支持”)他们所做的假设。
(2)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填“先天性”或“学习”),这种行为是建立在(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基础上。
(3)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能力是建立在(填“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的。若将小白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获取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