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

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生来就有 B . 都要生活经验 C . 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D . 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2、以下不属于腔肠动物特征的是(    )

A . 没有肛门 B . 有刺细胞 C . 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 D . 身体呈辐射对称
3、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青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 .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 .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 . 成体既能用鳃呼吸,也能用肺呼吸
5、“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 . 鱼类 B . 软体动物 C . 哺乳动物 D . 两栖类
6、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生活 B . 蟾蜍幼体用鳃呼吸,适于在水中生活 C . 缢蛏通过身体表面柔软的外套膜进行呼吸 D . 鲫鱼靠尾部、躯干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7、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
A . 娃娃鱼 B . 泥鳅 C . 蜥蝎 D . 蝙蝠
8、下列不能说明蜥蜴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    )
A . 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B .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 . 肺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D . 体表有角质的鳞片
9、“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 . 鲍鱼 B . 章鱼 C . 鳄鱼 D . 海马
10、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 . 蚯蚓—体壁 B . 鱼—鳃 C . 青蛙—肺和皮肤 D . 家鸽—肺和气囊
11、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   )
A . 胸肌 B . 四肢 C . 羽毛 D . 胸骨
12、下列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 . 河蚌 B . 乌龟 C . 娃娃鱼 D . 野鸭
13、在图关节中,具有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功能的滑液存在于(  )

A . B . C . D .
14、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 . F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 . 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 . 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15、日本血吸虫和蛔虫共有的特征是( )
A . 背腹扁平 B . 有刺细胞 C . 营寄生生活 D . 有口无肛门
16、下列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一组是(   )
A . 蚯蚓、家蚕、涡虫 B . 蚯蚓、水蛭、沙蚕 C . 蜈蚣、蛔虫、蚯蚓 D . 蜗牛、蚯蚓、家蚕
17、河蚌分泌珍珠质的结构是(   )
A . B . 贝壳 C . 外骨骼 D . 外套膜
18、虾姑,体被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在动物分类上,它属于(   )
A . 环节动物 B . 软体动物 C . 节肢动物 D . 两栖动物
19、如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能解释它的是(   )
A . 人类的猎食捕杀 B . 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C . 青蛙之间的相互捕食 D .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0、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B . 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C . 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 . 能疏松土壤,减少土壤肥力
21、下列关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共同特征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都属于变温动物 B . 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C . 卵都有卵壳保护 D . 都要经过变态发育
22、以下关于动物特征及其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家鸽有气囊的辅助,能提高肺的呼吸效率 B . 蜥蜴体表的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蒸发 C . 鲫鱼流线型的体型,有利于在水中游泳 D . 蚯蚓体表的刚毛,能为它的蠕动提供动力
23、关于人体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运动系统由骨和关节组成 B . 每个动作需要一组肌肉完成 C . 关节囊保证关节活动灵活 D . 动作的协调受神经系统支配
24、从获得途径上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孔雀开屏 B . 老马识途 C . 飞鸽传书 D . 小猴骑车
25、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大批的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 B . 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 C . 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D . 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阅读资料,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鹰能捕食刚孵出不久的其它鸟的幼鸟,而鹅不捕食这些幼鸟。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会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随着幼鸟逐渐长大,它们看到鹰的影子时仍然会将身体蜷缩起来,但它们看到鹅的影子时却不再蜷缩。

图片_x0020_1646028240

(1)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会马上蜷缩身体,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幼鸟逐渐长大,看到A、B两种鸟影身体都会蜷缩。 (2)
A . 正确 B . 错误
(3)长大的幼鸟看到鸟影A身体蜷缩的现象与遗传无关。 (3)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7小题)

1、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1)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组成,但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区分前后端。
(2)缢蛏运动器官是[]
(3)蝗虫身体和附肢都,飞行器官是[],它着生于部。
2、动画片里有这样一组镜头:大灰狼披上羊皮,混进了羊群。然后,每天都有一只羊失踪。于是老绵羊爷爷开始调查,当询问到大灰狼时,大灰狼刚一张嘴说话,就被老绵羊爷爷识破了。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图中数字所示的牙齿名称:①
(2)老绵羊爷爷断定为图中(填“A”或“B”)是狼的牙齿,它判断的依据是狼有锋利的齿,与其肉食生活有关。
(3)资料中的狼和绵羊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原因是它们具有的特征,这一特征大大提高了其后代的成活率。
3、左下图是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描绘的是两只毛绒绒的小鸡,正为一条蚯蚓而互不相让,却以日后互相呼唤来命名,借此寓意美德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右下图是鸡卵的结构图,请回答。

                                                              

(1)小鸡是由右上图鸡卵的[]发育而成,其内含有;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是[],为鸡卵的发育提供足够的氧气的是[]
(2)据图写出一个能说明小鸡属于鸟类的主要特征
(3)我们“他日相呼”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行为。
4、动物之所以能够奔跑、跳跃、活动自如,是与动物体身上的结构分不开的,人体也不例外。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乙中包裹在周围,对关节牢固性起重要作用的是[]
(2)图甲中骨骼肌由②和肌腱组成,它通过肌腱跨过⑤连在桡骨上。
(3)伸肘时(图丙),肱三头肌处于状态;曲肘时(图甲),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能量,来自细胞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需要消耗有机物和。因此,运动不仅运动系统,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多系统配合,并主要受系统的调节。
5、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①;②
(3)比较B和E两种动物,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 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4)图中所示的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动物种类不同其学习能力不同,以上动物按其学习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是
(6)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A、D、F三类动物常作为人类食物中 的重要来源。
6、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麻雀因啄食农作物,在20世纪50~60年代,曾与老鼠、蚊子、苍蝇被列为“四害”(后来,用蟑螂取而代之)。当时,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剿灭麻雀”运动,险些导致麻雀绝迹。

材料二   1860年以前,美国波士顿地区没有麻雀,当时毛毛虫猖獗,蝗虫满天飞,农作物(小麦)严重欠收。后来,当地人们专门从外地引进了麻雀,这才控制住了毛毛虫和蝗虫的危害,使当地人们免遭饥饿之灾。

(1)资料2中毛毛虫猖獗,蝗虫满天飞,原因之一是它们产卵的速度极快,发育也非常快,下图是这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甲图所示的昆虫发育方式称为。其一生要经过卵、、成虫三个时期。   

(2)乙图毛毛虫发育为成虫过程中①所代表的发育时期是。乙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填序号)阶段。
(3)写出资料2所蕴含的一条食链:
(4)资料一、二,体现了动物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有害动物?
7、为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小王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蚂蚁一星期后,设计并开展探究活动,活动步骤如下:①取一个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②捕捉10只蚂蚁放入槽内,进行饥饿处理24小时;③取等量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依次放入槽内四个角落;④每隔30min观察并记录停留在每种食物附近的蚂蚁数目,连续10次。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请分析。

处理馒头的材料

蜂蜜

药水

盐水

停留的蚂蚁平均数量

7

1

1

1

(1)进行探究活动前,小王提出的问题是:蚂蚁
(2)步骤②中,捕捉1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步骤③中,分别用蜂蜜、醋、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的量要相等,这样做是为了保证除了变量之外,其余条件都;步骤④连续记录10次数据再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的
(3)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4)蚂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从功能和获得方式上看分别属于(   ) (4)
A . 取食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B . 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 C . 社会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D . 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厦门市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