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科学探究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的方法之一.在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六个环节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
A .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B . 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C . 应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D . 购买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2、在下列分类等级中,同属哪一等级中的生物个体之间共同特征最多( )
A . 纲
B . 科
C . 属
D . 种
3、下列哪项不是生活在河中的鲫鱼的生态因素( )
A . 河中的水
B . 河岸上吃草的羊
C . 同种的鱼
D . 不同种的鱼
4、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能避免产生气泡的方法是( )
A . 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B . 当水滴中生物材料没有展平时用盖玻片将其压平
C . 在被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不滴加自来水
D . 用吸水纸多次吸去载玻片上多余的水
5、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内有鱼类78种,鸟类205种,湖中还有维管束植物239种,这些数字主要体现了( )
A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 .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D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6、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
A . 森林资源的清查
B . 探究蚂蚁的通讯
C . 观察叶片的结构
D .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7、小麦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小麦中完成这两种能量转换的结构分别是( )
A . 细胞质、线粒体
B . 细胞核、液泡
C . 叶绿体、细胞膜
D . 叶绿体、线粒体
8、医生给低血糖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的葡萄糖,其主要目的是( )
A . 供给全面营养
B . 供给水分
C .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 . 供给能量
9、下列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 . 大气圈的底层
B . 岩石圈的表面
C . 地心
D . 水圈的大部分
10、下列现象属于应激性的是( )
A . 枯叶蝶停息时形态像落叶
B .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垂下
C . 黄蜂腹部有黄黑相间的花纹
D . 北极熊的体色与周围环境接近
11、同一品种长势相同的两盆观赏植物“虎刺梅”,放在阳台上的花苞颜色鲜红,放在客厅里的花苞颜色较淡。你认为影响花苞颜色的主要因素是( )
A . 空气
B . 温度
C . 光照
D . 水分
12、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 .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 . 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颜色而变化
C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 植树造林,增加降雨量
13、关于科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
B . 哈维的实验证明了人体心脏能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C . 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
D . 哈维、林奈及达尔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一样
14、下列有关生物学与人类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卫生保障离不开生物学
B .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学
C . “生物武器”是利用了生物学的知识
D . 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于生物学
15、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
A . 有空气和无空气
B . 有光和无光
C . 20℃和40℃
D . 温度和湿度
16、在使用显微镜时,必须对准通光孔的结构是( )
A . 物镜 光圈
B . 转换器 遮光器
C . 物镜 目镜
D . 反光镜 物镜
17、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具有细胞壁但无叶绿体的是( )
A . 菠菜叶肉细胞
B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C .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D . 血涂片中的红细胞
18、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人们利用人造纤维制成人工膜进行海水淡化。人工膜模拟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A . 可以进行能量转换
B . 可以控制物质进出
C . 可以促进细胞内物质的转运
D . 可以保护细胞内的物质结构
19、人身体之所以能逐渐长大主要是由于( )
A . 细胞体积大
B . 细胞体积小
C . 细胞数目多
D .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20、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分裂的是(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细胞壁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下图是王明同学调查某生态系统后绘制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帮王明同学将图中的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归类:
(2)影响该生态环境的非生物因素有.
(3)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4)为了获得高产,人们使用更多的化肥,使水域中的有机物增多,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5)鹰视觉敏锐,爪和喙呈钩状,适于捕捉小动物,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时,需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下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和视野中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图,请回答:
(1)制作装片时,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应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是。
(2)对光时,左眼注视③,同时双手转动[ ]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3)观察时,看到的物像如甲图所示,应将装片向方移动后才能达到乙图的效果。
(4)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为“5×”和“10×”,则物像被放大倍。
三、资料分析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材料二:细胞最为典型的特点是,在一个极小的体积中形成极为复杂而又高度组织化的结构.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因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增大或缩小.体积小是细胞的一个优点.
(1)材料一中,植物细胞在进行分裂时,会产生新的① 和② .
(2)若有两个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分裂,经过三次分裂后,最终形成 个植物细胞.
(3)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分裂的意义有 、 等.
(4)材料二中说“体积小是细胞的一个优点”,这是因为较小的细胞表面积相对较 (选填“大”或“小”),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 .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 2 )作出假设:
( 3 )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只子不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4 )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正常生活。
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