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4 环节动物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蚯蚓的生活环境是( )
A . 水洼、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B .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C .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D . 干燥、疏松的土壤
2、下列几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
A . 蚯蚓、蛔虫、蝗虫
B . 蚯蚓、蛭、沙蚕
C . 钩虫、线虫、丝虫
D . 海蜇、蜘蛛蟹、沙蚕
3、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只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
发现蚯蚓死去了。造成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B . 是地下穴居动物,怕光
C . 蚯蚓饥饿而死
D . 蚯蚓干渴而死
4、蚯蚓、水蛭等动物没有发达的骨骼也能灵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
A . 体表有黏液
B . 体壁有刚毛
C . 身体分节
D . 肌肉发达
5、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发现,水蛭蛭素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特效。下列有关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组成
B . 身体体表有角质层,有保护作用
C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活动灵活
D . 身体前端有环节,靠体节两侧的疣足划水游动
6、小明在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时找到了一种动物,经观察其具有如下特点: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相似的体节。下列是小明对这种动物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它能取食腐烂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B . 它的体节出现,促进了各种系统功能的发展
C . 它能疏松土壤,帮助植物根的呼吸,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D . 它排出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7、下列关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依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B . 身体呈圆筒形
C . 身体由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
D . 身体呈圆柱形
8、在观察蚯蚓时,小明发现了同组成员的观察记录中有错误的是( )
A . 小强:用手触摸体表,发现体表有黏液
B . 小丽:蚯蚓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
C . 小美:蚯蚓的腹面摸起来粗糙不平,是摸到刚毛
D . 小刚:蚯蚓的后端有环带
9、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环节动物的身体出现了分节现象。动物身体分节的意义是( )
A . 有利于灵活地运动
B . 有利于呼吸和生殖
C . 有利于美观
D . 有利于人类的利用
10、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
A . 观察蚯蚓的运动
B . 观察蚯蚓的反应,反应快的是前端
C . 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
D . 有环带的一端是身体前端
11、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于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科学的是( )
A . 甲容器中装湿润土壤,乙容器中装等量干燥土壤
B . 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1条蚯蚓
C . 在甲、乙两容器中放入10条大小相同的蚯蚓
D . 甲、乙两容器都能放在相同光照和温度的环境中
12、湿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可引入蚯蚓进行处理净化。下列不属于蚯蚓可用于处理湿垃圾原因的是( )
A . 蚯蚓能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富含养分
B . 蚯蚓肠壁具有发达的肌肉,消化能力较强
C . 蚯蚓可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能在湿垃圾中生活
D . 蚯蚓身体富含大量的蛋白质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观察蚯蚓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3]是,[ ]端是蚯蚓的前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构成,这样的动物叫。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具有辅助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中,然后渗进,再进入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4)蚯蚓的运动依靠和的配合
(5)请你再列举出和蚯蚓同一类型的两种动物、
2、实验探究
龙湖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蚯蚓在不同材料上运动速度的快慢,以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请结合题目情境回答:
(1)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制定计划:
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
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
③重复上述步骤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
④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实施计划:按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玻璃板 |
2厘米 |
3厘米 |
1厘米 |
粗糙的纸 |
17厘米 |
16厘米 |
22厘米 |
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目的是:。
(4)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