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4 环境的组成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 共生 B . 寄生 C . 合作 D . 捕食
2、对生长在农田中的一只青蛙来说,环境是指(   )
A . 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 B . 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C . 上述A和B的总和 D . 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其他的青蛙
3、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一组的( )
A . 阳光、空气、杨树 B . 阳光、空气、水 C . 阳光、空气、鱼 D . 阳光、空气、草
4、下列简图表示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四种关系及生物之间对应的曲线图例,( 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以下配对正确的是(  )

A . ①-b ②-c ③-a ④-d B . ①-a ②-b ③-c ④-d C . ①-c ②-a ③-d ④-b D . ①-b ②-a ③-c ④-d
5、研究发现,某种蔬菜被蚜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信号。周围同种蔬菜收到信号后,可快速产生抵抗蚜虫的物质,以避免被大面积啃食。上述描述中生物间的关系有(     )
A . 种内互助、寄生 B . 种内互助、捕食         C . 共生、捕食 D . 竞争、寄生
6、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资料(    )

A . B . C . D .
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 . 实验结论是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 . 可以用一只鼠妇完成实验 D . 在一个盒子里进行,不用设置对照实验
8、《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对世界农业科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对菜地的管理有“有草锄之”的论述。种菜要锄草,因为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是(   )
A . 竞争 B . 合作 C . 寄生 D . 共生
9、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体现温度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10、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顺序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②草尽狐兔愁;③春江水暖鸭先知;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①④②
11、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跟紧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2、造成“桔生淮南为橘 生于淮北为枳”和“春兰秋菊 夏荷冬梅”这两种生物现象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 温度和水分 B . 温度和光 C . 水分和光 D . 土壤和温度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   )
A . 竞争 B . 合作 C . 共生 D . 捕食
14、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 . 猎豹与斑马 B .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C . 草原上的牛和羊 D . 猪和猪肉绦虫
15、小强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明亮

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

A . 25℃、干燥土壤 B . 25℃、湿润土壤 C . 10℃、干燥土壤 D . 30℃、湿润土壤
16、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 . 阳光 B . 绿色植物 C . 杂食性动物 D . 细菌
17、生物因素是指(  )
A . 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B . 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C . 影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D .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会发现树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学校的另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请问:
(1)鸟和毛毛虫之间存在      关系,小树苗与杂草之间存在      关系。
(2)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            两类。其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      因素,杂草和毛毛虫属于      因素。
2、探究实验题。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为了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明同学准备了一个箱子,以箱子内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相同高度土质一样的干燥土壤,然后放进20条状况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三天后检查箱子内中线两边的蚯蚓,并作好观察记录。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3)小明放一样土质,一样高度的土壤原因是
(4)小明放20条蚯蚓而不是放一条的目的是
(5)预测小明的实验结果:蚯蚓多数在(请填“潮湿”或“干燥”)土壤的一边。
3、把下列现象与相关联的非生物因素的字母匹配起来。

A猫头鹰夜间捕食田鼠             a、温度

B沙漠植物一般叶小、根长         b、空气

C北极狐比非洲沙狐的耳朵小很多   c、水

D阴雨天,鱼儿常把头露出水面     d、阳光

4、科学探究

小林的妈妈是个养花爱好者,暑期小林帮助妈妈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和石块,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手机拍照搜索,学名叫鼠妇,又叫潮虫。他们一搬开花盆和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小林和同学们决定对此进行探究,他们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步骤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

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平均值,目的是
(3)实验的变量是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实验
(4)由表中的实验结果和数据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5)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实验完毕后应怎样处理鼠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4 环境的组成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