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
②细菌、真菌和病毒都能独立生活
③酵母菌既可以用来制面包发馒头又可用来酿酒
④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2、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合理密植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B . 适时松土有利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C . 白天,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
D . 农作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了有机物的生产
3、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不对应的是( )
A . 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増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B . 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 .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D . 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4、下列有关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肌肉就能在土壤中运动
B . 鸟的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 这些特点都与飞行相适应
C . 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D . 蝗虫有三对足、两对翅, 善于跳跃、 适于飞行
5、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 ④转动遮光器,换小光圈
⑤向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上方移动装片
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⑧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
A . ⑤→⑦→③→①
B . ⑧→⑤→②→④
C . ⑦→⑥→①→③
D . ⑥→⑧→④→②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与“苔痕上阶绿”描述的植物,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 . 小球藻
B . 地钱
C . 肾蕨
D . 牡丹
7、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叙述,相吻合的是( )
A . 鲤鱼尾鳍发达利于保持平衡
B . 家鸽肺与气囊相通利于飞行
C . 家兔犬齿发达利于撕碎食物
D . 河蚌具有坚硬的外壳可减少水分散失
8、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病毒、细菌和真菌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见
B . 真菌大部分进行孢子生殖
C . 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9、杜鹃鸟把卵产在苇莺巢中,苇莺孵化并喂养杜鹃雏鸟。这种行为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0、食物通过吞咽动作经食道到胃,能在胃中初步分解的成分是( )
A . 脂肪
B . 淀粉
C . 蛋白质
D . 麦芽糖
11、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曲线a、b分别表示( )
A . 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 .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C .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2、下列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 . 庄稼被淹后及时排涝
B . 刚移栽的植物遮阴处理
C . 适当降低夜间大棚内的温度
D . 收获的粮食入仓前晒干
13、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 . 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 .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 . 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 . 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14、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结构中血液流动示意图,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增加
B . 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
C . 若②表示大脑,则③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
D . 若②表示小腿,当③受伤流出暗喑红色的血液,应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15、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①和③正处于舒张状态
B . ②和④泵出来的血液量相等
C . ②和④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D . 从②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
16、下列关于潍坊生物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 老城墙根的葫芦鲜利用根吸收无机盐
B . 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 . 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D . 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17、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 . 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 . 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 . 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18、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 . 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不同
C . 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 . 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19、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2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使得关节灵活
B .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多组肌肉的配合
C . 运动员游泳胳膊前伸时,6收缩7舒张
D . 运动时8、9分别起支点和杠杆的作用
20、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的是D
B . 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则出现凝集现象的是C
C . 某同学A细胞迅速增多的原因是体内有炎症
D . 图中A、D无细胞核,C有细胞核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种植大棚蔬菜,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图图示中,图一是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大棚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二中A、B、C、D为大棚蔬菜叶肉细胞内的四种生理状况,图中①②分别为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棚蔬菜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主要用于 。
(2)某同学在图一中曲线上标注了a、b、c、d、e五点,其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大时对应的点是 。在曲线的bd段,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 。
(3)叶肉细胞在图一a点的生理状况与图二中 (填序号)所示的生理状况相匹配。
(4)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为大棚蔬菜种植户提出一条增产的建议: 。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是既有分工又有协调配合。请根据所学回答: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中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2)通过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甲图心脏的(填序号),营养物质运输到脑部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心脏次。
(3)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挑山工负重攀登,下肢关节要承受较大的负荷,关节中的和关节外的韧带对其牢固性具有重要作用。
(4)图乙曲线AB段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状态。氧气扩散进入血液需要穿过的结构依次是。氧气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中的运输。
(5)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后,首先进入甲图心脏的(填序号)
3、某实验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需将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进行。
(2)要取得科学的实验结论,除了唯一变量不同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甲、丙两装置的变量是。
(3)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取下甲、乙、丙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对比分析甲、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比分析甲、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应该提供的条件是向温室中添加,适当增加。
4、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Ⅱ: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实验过程如图: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
(2)实验过程D中,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原因是。
(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
(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
5、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繁多,请据所学知识回答:
(1)在蒙山森林公园迷路时可依据苔藓植物判断方向,生长葫芦藓的一面朝。
(2)金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3)孔雀开屏—自作多情,青蛙恋爱—吵闹不休,这都是生来就有的,属于行为。
(4)细菌和青霉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