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1、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C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2、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中汞中毒最深的生物是(  )

A . 水草 B . 蜻蜓的幼虫 C . 小鱼 D . 大鱼
3、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阳光 B . 温度和水 C . 植物 D . 土壤和空气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C . 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 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
5、

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 . 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 . 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 . 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6、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 .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7、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 养鸡场中的人与鸡 B . 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 . 草原上的狼与鹿 D . 花园中的蝴蝶与蛾
8、下列不能完整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花生→鼠→蛇 B . 树→虫→啄木鸟 C . 水稻→蝗虫→青蛙 D . 小虾→小鱼→大鱼
9、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 风调雨顺时瓜果获得大丰收 B . 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叶变成刺状 C . 夏天温度升高霉菌繁殖速度加快 D . 蚯蚓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火山爆发 B . 昙花一现 C . 飞蛾扑火 D . 孔雀开屏
11、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
A . 日出日落 B . 潮涨潮落 C . 花开花谢 D . 春去秋来
12、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生物物向光生长”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
A . 母鸡孵卵 B . 种子萌发成幼苗 C . 膝跳反射 D . 排出汗液和尿液
13、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有一些绿色颗粒。这些颗粒具有的下列特征不能作为它们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 . 身体呈绿色 B . 能排出废物 C . 需要营养 D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4、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是(   )
A .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 . 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 . 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 .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15、当我们需要调查全国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时,误差最小的调查应选取(   )
A . 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的某中学 B . 东南沿海省份和西部内陆省份的某中学     C . 城市和乡村的某中学 D . 以上各处都要有样本,取平均值
16、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 C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 . 蚯蚓能疏松土壤
17、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D . 空气
1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   )
A . 竞争 B . 合作 C . 共生 D . 捕食
19、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 . 猎豹与斑马 B .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C . 草原上的牛和羊 D . 猪和猪肉绦虫
20、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 . B . C . D .
21、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的平均值

55.9%

63.7%

69.7%

A . 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 . 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 . 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 D . 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
2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
A . 烟草花叶病毒 B . 枯草杆菌 C . 葫芦藓 D . 蝗虫
23、下图表示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中能够形成食物链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④
24、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2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适宜

A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 . 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D . 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25、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下列能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的图示(如图所示)是(   )
A . B . C . D .

二、识图分析题(共26分)(共2小题)

1、东星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如下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这个食物网(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
(3)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4)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少。
2、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的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2)如图所示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这些生产者的作用进入食物链。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据此推测,图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种类应该是
(4)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但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能力,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分析说明题(共1小题)

1、DDT是一种不易被分解的有机杀虫剂。DDT进入生物体后,就与生物体内的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体外。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请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数量最多的消费者是
(3)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
(4)在欧洲、亚洲以及美洲大陆使用了DDT,在从来没使用过DDT的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体内发现有DDT存在,这说明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用以下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1 )如果你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

( 2 )作出假设。

( 3 )制订并实施计划:在实验中的变量是。你在实验中会选择哪一个实验装置?

(填“甲”“乙”或“丙)。该实验如果只用一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 4 )分析结果:若将1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5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出怎样的处理?

 ( 5 )表达和交流。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6 )实验结束后应对鼠妇怎样处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山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