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 .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2、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 B . 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 . 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D .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3、在沙漠地区,生存的生物种类非常少,影响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
A . 土壤 B . 阳光 C . 温度 D .
4、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 共生 B . 寄生 C . 合作 D . 捕食
5、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应具备的两个重要特点(    )

①有发达的肌肉  ②能在水中游泳  ③具有鳞片  ④能够在水中呼吸  ⑤呈梭形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④⑤
6、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同学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

组别

土壤

光线

温度

鼠妇数量

干燥

阴暗

20℃

10只

湿润

阴暗

20℃

10只

A . 光照 B . 温度 C . 土壤成分 D . 土壤湿度
7、研究发现,某种蔬菜被蚜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信号。周围同种蔬菜收到信号后,可快速产生抵抗蚜虫的物质,以避免被大面积啃食。上述描述中生物间的关系有(     )
A . 种内互助、寄生 B . 种内互助、捕食         C . 共生、捕食 D . 竞争、寄生
8、能够影响青青草原上羊群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草   ②阳光   ③空气   ④狼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9、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 . “草盛豆苗稀”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 “北雁南飞”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 B . 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 C . 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 D . 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很大
11、生活在人的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可以帮助我们消化人体内很多无法消化的东西,合成人 体所需的一些维生素,这类细菌与人体的关系是(    )
A . 共生 B . 寄生 C . 捕食 D . 竞争
12、下列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不科学的是(  )
A . 温度影响植物何时开花 B . “山寺桃花”适应了“山寺”的环境 C . “人间”属于生物因素 D . “山寺“属于非生物因素
13、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蚯蚓改良土壤 B .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C . 人类治理河流污染 D . 大树底下好乘凉
14、一首《知否知否》响遍大街小巷,“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却道海棠依旧”体现了生物哪项基本特征?(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能进行新陈代谢 C . 能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 D . 成熟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15、有些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蟹的运动得以快速转移,可以得到氧气和食物,而蟹则借身上的“小花”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据此推测,海葵和蟹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A . 竞争 B . 共生 C . 捕食 D . 寄生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资料分析题: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植物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湖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珊瑚是生物吗?      为什么?      
(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                        
(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      
(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是因为浅水区有较充足的      ,有适宜的      ,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      
2、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1)在此材料中,野兔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      因素.
(2)家兔能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成为野兔,并对当地的畜牧业造成危害,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同时也能      环境.
(3)野兔与当地绵羊之间的关系是      ,与牧草之间的关系是      .
3、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      .
(2)请说明判断依据。      .
(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前者包括      关系、      关系、        关系 、       关系 ,后者包括            、               等。
(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       而生存。
4、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灰褐色的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

(2)制订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实验。
(3)得出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