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2 个氢分子﹣﹣2H B . 3 个氧原子﹣﹣O3 C . 4 个水分子﹣﹣4H2O D . 5 个钠离子﹣﹣5
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 B . 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 C . 用彩纸折幸运星 D . 纸张燃烧
4、人体摄入的碘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目前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供消费者选择.这里的“碘”是指(   )
A . 元素 B . 分子 C . 原子 D . 离子
5、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铈属于金属元素 B . 铈的原子序数是82 C . 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 .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7、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0 C . +3 D . +5
8、二硫基丙醇是医疗上用于治疗砷中毒的药物,化学式为C3H8S2O,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下列关于C3H8S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硫基丙醇中有3个碳原子 B . 二硫基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二硫基丙醇是化合物 D . 该物质中碳、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1
9、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C . N4和 N2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一个N4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
10、若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碳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CO2”表示意义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 . 原子转变成离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改变 C .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 B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C . 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A . A   B . B   C . C   D . D
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 .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 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15、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D . 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C、O、N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炼钢的气体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的气体      

④最轻的气体      

(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②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用符号表示)构成;

③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水,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

④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A、氢气燃烧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2、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可选用合适的装置收集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      .写出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符号表达式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灌满水后,氧气从      (填“b”或“c”)端通入.
(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      (选填序号).
3、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1:

(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生产过程中从合成塔中输出的气体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中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1.01×105Pa)

﹣252

﹣195.8

﹣183

﹣33.35

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      之间.

(5)图2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写化学符号).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再探究.

(1)甲组同学利用某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a.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①            ;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

b.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      

【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

a.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b.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c.      

d.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2)乙组同学利用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a.图3中A仪器的名称是      

b.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      

【查阅资料】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反应产物为氧化镁(MgO)固体,也能与氮气反应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现有24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在      (填数值范围)之间.(请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