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9小题)
1、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A . 口腔
B . 食道
C . 胃
D . 小肠
2、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下列正确的是( )
A .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 .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C .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D .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3、“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是( )
A . 直立行走
B . 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
C . 能够制造简单工具
D . 能够使用火
4、病毒的结构简单,其组成是( )
A . 外部的遗传物质和内部的蛋白质
B . 细胞膜和未成形的细胞核
C .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D . 脂肪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5、
下列对于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 . ②能消化蛋白质
C .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 . 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6、蝗虫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 )
A . 外骨骼受损,需要形成新的外骨骼
B . 蝗虫的形态发生变化
C .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发育而长大
D . 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7、有人大笑时用力过猛,会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
A . 关节软骨发生了病变
B . 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
C . 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D . 关节窝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
8、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
动 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75 | 158 | 32 | 6 |
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丁→丙→甲→乙
D . 甲→丁→丙→乙
9、银杏和荔枝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A . 银杏没有种子
B . 银杏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C . 荔枝无果实
D . 荔枝果实内没有种子
10、下列哪个生态系统被称之为“地球之肾”(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淡水生态系统
11、根的生长是由于( )
A . 根冠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细胞
B . 根冠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C . 分生区不断的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 . 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成熟区形成了大量的根毛
12、人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
A . 婴儿期
B . 幼儿期
C . 童年期
D . 青春期
13、下列关于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 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 . 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 . 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 . 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14、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
B . 受精卵在卵巢中形成
C . 胎儿出生意味着人体发育成熟
D .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胚盘
15、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主要原因是缺乏( )
A . 维生素C
B . 维生素A
C . 维生素D
D . 维生素E
16、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A . 唾液腺
B . 胃腺
C . 胰腺
D . 肝脏
17、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分别是( )
A . 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 . 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C . 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D . 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1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在视野中出现气泡,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气泡的变化是( )
A . 不变形、不移动
B . 会变形、会移动
C . 不变形、会移动
D . 会变形、不移动
19、为了探究子叶对菜豆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小明选取了60粒大小和质成熟菜豆种子随机平均分为3组.经水浸泡后,作出了如下处理:甲组切除子叶的
,乙组切除子叶的
,丙组子叶保持完整.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周后三组菜豆苗的平均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 )


A . 乙>丙>甲
B . 丙>乙>甲
C . 丙>甲>乙
D . 甲>乙>丙
20、小于为了验证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她直接把大米粒播种在温暖湿润的土壤中,发现大米粒不能萌发,其内部原因是( )
A . 缺少水分
B . 缺少光照
C . 缺少营养
D . 胚不完整
21、如图四个阶段中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2、下列哪类植物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A . 苔藓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藻类植物
D . 裸子植物
23、下列图解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Ⅱ表示菜豆种子,Ⅲ表示玉米种子
B . 图中Ⅰ表示种皮和胚
C . Ⅱ表示的种子中子叶有一片
D . Ⅲ表示的种子中遇碘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24、李欣经常偏食,结果刷牙经常出血。这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
A . 维生素D
B . 维生素C
C . 维生素B1
D . 维生素A
25、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
A . 米饭、馒头
B . 鱼、肉、奶、蛋
C . 新鲜蔬菜、水果
D . 牛奶、豆浆和瘦肉
26、将大
米播种到稻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稻田里的水不足
B . 外界温度太低
C . 胚已被破坏
D . 没有胚乳
27、小肠与消化食物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
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
④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物质容易通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8、下列不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 )
A . 口腔
B . 食道
C . 胃
D . 小肠
29、下列不属于禽流感病毒特点的是( )
A . 个体很小,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 . 没有细胞结构
C . 可以在空气中独立生活
D . 寄生生活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C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 .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我市某地每年4月千亩桃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如图所示为桃树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内填代号,横线上填名称)
(1)桃花花瓣有红、粉红、白等多种颜色.使花瓣呈不同颜色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
(2)桃树开花后要结出
桃子,还要经历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及生长发育。

(3)桃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图二中①和②构成果实,图二①主要是由图一中[ ] 发育来的。
(4)水和无机盐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由根部吸收后通过图三中[ ] 向上运输。
(5)果农最怕在开花季节碰到阴雨连绵的天,为什么 。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如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
装置 标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种子 数 |
发芽率 (%) |
||
温度(℃) |
湿度 |
光照 |
||||
甲 |
A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6 |
B |
5 |
潮湿 |
有光 |
100 |
0 |
|
乙 |
C |
25 |
干燥 |
无光 |
5 |
0 |
D |
25 |
潮湿 |
无光 |
5 |
100 |
|
丙 |
E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7 |
F |
25 |
潮湿 |
无光 |
100 |
98 |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 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 (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