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 .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 .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 )
A . 花,果实和种子
B . 根,叶和种子
C . 根,花和种子
D . 根,茎和叶
3、平时我们吃西瓜里面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 )
A . 一朵花内有多个子房
B . 一个子房内含多个胚珠
C . 一个胚珠内有多个卵细胞
D . 一朵花能产生很多花粉
4、牵牛花开花时间大多是在凌晨4时左右,早晨8时便开始闭花.由此可以判断影响牵牛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水
B . 阳光
C . 湿度
D . 空气
5、“克隆羊”是取出A羊的体细胞核,放入除去细胞核的B羊卵细胞中,形成的融合细胞,经早期胚胎发育后植入C羊体内发育成小羊,则该小羊的长相与( )羊相似.
A . A羊
B . B羊
C . C羊
D . 不能确定
6、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通道是( )
A . 筛管
B . 导管
C . 韧皮部
D . 形成层
7、“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实验前,要先将实验用植物﹣﹣﹣天竺葵放在黑暗条件下一昼夜目的是( )
A . 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 . 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到叶绿体中
C . 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D . 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到叶肉细胞中
8、使用下列四组显微镜的镜头观察同一标本的相同位置,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
A . 目镜5×,物镜10×
B . 目镜10×,物镜40×
C . 目镜15×,物镜10×
D . 目镜5×,物镜40×
9、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 . 淡水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农田生态系统
10、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
A . 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B . 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
C . 土壤对植物生长并没有作用
D . 根只吸收水和氮、磷、钾三类无机盐
11、一朵花的最主要部分是 ( )
A . 花瓣
B . 花托
C . 花萼
D . 雄蕊和雌蕊
12、下列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A . 苏铁
B . 银杉
C . 水稻
D . 雪松
13、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科学观察都不需要工具
B .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C .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D .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为什么
14、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p”字样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 )
A . d
B . b
C . q
D . p
15、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叶片把主叶脉剪断,然后将植物凡在阳光下照射,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原因是B区缺( )
A . 二氧化碳
B . 光
C . 叶绿素
D . 水
16、当你一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17、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释放
B . 围湖造田
C . 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释放
D . 白色污染
1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①倡导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②将秸秆就地焚烧
③使用清洁的能源
④燃放烟花爆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9、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 .
B .
C .
D .




2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片农田
B . 一块草地
C . 一片海洋
D . 一个羊群
21、生活在干旱地区的植物会出现很多适应环境的特征,干旱地区的植物一般不具有( )
A . 发达的根
B . 肥厚的肉质茎
C . 较厚的角质层
D . 较大的叶面积
22、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B . 要将视野中偏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巾央,应向右移动玻片标本
C . 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D . 对光时,要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23、在水藻→水蚤→鳙鱼→人这条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A . 水藻
B . 水蚤
C . 鳙鱼
D . 人
24、欲提高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 . 合理密植
B . 在大棚里加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
C . 提高夜间温度
D .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5、莲出污泥而不染,藕是莲的地下茎,又肥又大,其中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食用,这些营养物质的来源是( )
A . 从淤泥中吸收的
B . 藕自身合成的
C . 由叶制造的经导管运输来的
D . 由叶制造的经筛管运输来的
二、新添加的题型(共1小题)
1、如图是小明同学所做的“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种子。回答下列问题:
(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B装置置于寒冷的环境中,其中号种子能够萌发,其他五粒种子均不萌发。
(2)图示②号和⑤号种子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一组实验,主要探究的是。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等外界条件。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蛇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2)家畜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营养级。
(3)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食用菌属于。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开始。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若制止人们捕杀蛇,发现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
(5)与该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2、如图为植物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是(填“相似”或“不同”)的;④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
(2)根尖的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
(3)如图中D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组织.
(4)如图中E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属于组织.
(5)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植物体.
3、请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在森林中迷路时可以借助苔藓植物的原因是:苔藓植物依靠吸收水分,适于生活在的环境中,由此推断,树干上长有苔藓植物的一侧应该是朝方向的。
(2)海洋中有很多体积巨大的藻类植物,如巨藻体长能达数十米。它们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体积却不会出现营养供应不足的现象,原因是。
(3)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要高大,不但因为它有了真正的,而且体内出现了,但是它仍然需要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原因是。
(4)属于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类型的类群是。
(5)上述例子体现了生物界的两种适应性,一是相适应,二是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