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2019年3月30日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排放。下图是炭循环的部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的是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B . 通过②过程不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C .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D . 地球上碳会因为生物的消耗而逐渐减少
2、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
A . 具有外骨骼
B . 具有贝壳
C . 身体分节
D . 足分节
3、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在空中盘旋的白鹭、在水中穿梭的鱼、在泥滩上“横行”的螃蟹。上述几种劝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A . 飞行、游泳、爬行
B . 飞行、跳跃、游泳
C . 奔跑、游泳、爬行
D . 飞行、游泳、行走
4、孙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待区分的生物 | 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 |
类别1 | 青蛙、大雁、野兔 |
类别2 | 蝗虫、蚯蚓、蜘蛛 |
A . 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 . 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 .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 .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5、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 假设→问题→结论→实验
B . 问题→实验→假设→结论
C . 实验→问题→假设→结论
D . 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6、下列对海带、银杏、桫椤和葫芦藓四种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乙的种子外无果皮
C . 丙的根茎叶中具有输导组织
D . 丁的生殖离不开水
7、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A . 龙棕
B . 红桧
C . 铁线荷叶蕨
D . 桫椤
8、安徽省的省鸟是喜鹊(如图所示),常卫食农林害虫,利用灰喜鹊防台松毛虫的方法属于( )
A . 物理防治
B . 化学防治
C . 自然防治
D . 生物防治
9、下列几种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①酵母菌 ②草履虫 ③噬菌体 ④衣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0、有四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 . 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 . 丙说:“生物物种的灭绝意味着该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将永远消失”
D . 丁说:“当今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
11、科学家米勒首创了化学起源的模拟实验,米勒的实验说明了( )
A .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B . 有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
C . 有机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D .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12、下列关于生物化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B . 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
C . 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D . 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13、1974年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一具完整性40%的女性骨架化石,将其命名为“露西(Lucy)”。根据该化石推算是最早开始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由此可知“露西”属于( )
A . 南方古猿
B . 能人
C . 直立人
D . 智人
1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在诗句中描述的蛱蝶和蜻蜓的行为分别属于( )
A . 防御行为、生殖行为
B . 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C . 生殖行为、防御行为
D . 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15、下列动物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 蜘蛛结网、蚂蚁搬家、公鸡报晓
B . 老马识途、水牛耕地、海豚顶球
C . 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鹦鹉学舌
D . 猫捉老鼠、鱼类洄游、狗学算术
16、下列有关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 两者都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C . 哺乳动物所具有的行为都是学习行为
D . 较为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没有学习行为
17、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类型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B .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主动地适应多变的环境
C . 动物的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
D . 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18、用被铅、镉污染的河水浇灌水稻,这些有害物质会随食物链富集。如图所示稻田生态系统中,体内铅、镉的含量最多的是( )
A . 水稻
B . 麻雀
C . 青蛙
D . 水蛇
19、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具有无限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B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C .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与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同
D . 修建大型工程等人为因素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0、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国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议美丽中国。下列行为中符合建议“美丽中国”理念的是( )
A .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B . 乘坐公交,绿色出行
C . 奢侈浪费,制造污染
D . 滥砍滥伐,围湖造田
二、新添加的题型(共1小题)
1、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相同的生态瓶(封闭的)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中放入的金鱼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和结果如图所示:
通过实验,测得如下结果:
生态瓶编号 | A | B | C | D |
小鱼生存时间/天 | 3 | 11 | 25 | 2 |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因素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
(3)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金鱼藻在有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4)B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C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F中C、F所代表的生物名称:C;F。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是(填 字母),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该物种及其生活环境属于保护。
(3)图中最高等植物是(填字母)。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其新品种利用是的多样性。
(4)在生物分类学上,水稻与水杉同门不同纲,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请说出这两组生物之间,哪一组共同特征较多?。
2、如图是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①可见长颈鹿祖先脖子有长有短,说明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
(2)图②和图③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长颈鹿只通过通取食高处的树叶来生活。此时,脖子更(填“长”或“短”)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可见,具有变异(填“有利”或“不利”)的个体容易在中获胜,并繁衍后代。
(3)综上所述,在进化过程中长颈鹿的脖子越来越长,这是的结果。
3、如图为骨骼肌与关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完成屈肘动作是在系统的调控下,主要由肱二头肌,拉动相应的骨绕着完成的。
(2)由图一可知,一块骨骼肌至少固定在两块骨上,使肌肉附着在骨上的结构是。
(3)图二中,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⑤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如图是某生态农业的模式简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水稻属于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如淀粉);蛙属于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者。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3)在“水稻→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属于第营养级。蛇捕食鼠,鼠的能量流入蛇体内,这些能量一部分由于而被消耗,一部分用于蛇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由此可见,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随着营养级的升高逐渐。
(4)秸秆直接焚烧,即污染空气,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又得不到充分利用。请你根拓上图提示给出秸秆无害化处理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