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 . 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 . 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 . 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 . 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2、联合S环境规划署将每年的6月5日设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今年中国的环境日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 . 人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用于城市建设
B .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
C . 雄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D . 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多步行多骑车少开车,减少尾气
3、当“赤潮”发生时,水质会严重恶化,鱼虾及其它水生生物会大量死亡,给捕鱼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形成赤潮的原因是( )
A . 海水受化学物质的污染
B . 动植物病毒的大量繁殖
C . 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D . 大量红色土壤流入海洋
4、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 法符合要求的是( )
A . 退耕还林
B . 围湖造田
C . 填海盖楼
D . 引进新物种
5、下列行为破坏生物圈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各种人类的行为中,有利于生物圈稳定性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C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D . 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也有极大影响
8、下列环境问题不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
A . 温室效应
B . 酸雨
C . 固体废弃物污染
D . 火山喷发
9、下列人类活动不会直接破坏环境的是( )
A . 计划生育
B . 燃烧化石燃料
C . 自由引入外来生物
D . 排放含磷废水
10、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导致结果不相符的是( )
A . 大量使用农药→酸雨
B . 大量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
C . 使用含氟制剂→臭氧层破坏
D . 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11、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云南洱海,政府关停了所有直接建在湖边的民宿和排档,有效改善了洱海的水质
B . 南洞庭湖“矮围事件”中,夏某某非法修建矮围,捕捞养殖,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
C . 营造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为人类提供木材
D . 湖南省人民政府对洞庭湖制定了休渔制度,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生物的多样性
12、下列属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是( )
A .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B . 使用电子支付
C . 垃圾分类处理
D . 使用共享单车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国家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中与环境保护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B . 放开二胎政策,改善人口结构
C . 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 . 加大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力度
14、2009世界环境8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 .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可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 .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5、人类人口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A . 资源有限
B . 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
C . 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D . 大量的人类活动使环境逐渐恶化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

(1)我国从 年开始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判断的理由是 。
(2)我国由于长期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的格局是“四二一”,即祖辈4人,父辈2人,子代1人。你认为,这可能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写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