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人与几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如下表,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    )

生物

黑猩猩

猕猴

鲨鱼

苍蝇

差异

0

1

10

12

23

25

A . 黑猩猩 B . 苍蝇 C . 猕猴 D . 鲨鱼
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
A .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B . 原始海洋、原始大气 C .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D .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3、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的藻类植物和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
A . 运动方式的不同 B . 营养方式的不同 C . 细胞结构的不同 D . 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
4、下列动物的类群中,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列顺序是(   )

①鱼类   ②爬行类   ③哺乳类   ④两栖类   ⑤鸟类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④②⑤③ C . ①②④③⑤ D . ④①②⑤③
5、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大多数人认同“海洋化学起源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B . 液态水是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 C . 有适宜的生存环境就可以产生生命 D . 氧气是地球生命生存的重要物质,原始大气中却没有氧气
6、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错误的是(    )
A . 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 生物要生存下来,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 .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D .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7、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化石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 .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大气中富含氧气 C .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 . 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说明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8、“超级细菌”MRSA的出现与滥用抗生素甲氧西林之间的关系如图,相关分析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 甲氧西林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变异 B . 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C . 甲氧西林对MRSA进行了定向选择 D . 滥用甲氧西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耐药性增强
9、稻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高水平抗性。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

A . 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 . 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 . 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 . 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10、生物进化的历程很漫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科学家凭着对始袓鸟化石的分折这一点,足以证明鸟类起源于古爬行类 B . 哺乳动物是由古代鸟类进化而来的 C . 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是由不能运动向能自由运动进化 D .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直接而重要的证据
11、下列关于生物化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生物化石都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 . 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证据 C . 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D . 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里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1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 .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都产生了定向变异 C .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 . 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使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 B . 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 . 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 . 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14、动物进化树可以直接的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其中推测不准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93476644

A . ②比③高等 B . 在地层中出现化石最早的生物是④ C . ①是⑥进化面来的 D . ①②③④⑥都有共同的祖先
15、英国有灰色和黑色两种桦尺蛾,都喜欢栖息于树干上,它们是由一种桦尺蛾发展而来的。一位科学家对未污染区和污染区的两种桦尺蛾进行放出和重新捕捉的实验,其重捕率如表:

灰色蛾

黑色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重捕率

释放数

回收数

重捕率

未污染区

64

16

25.5%

154

82

53.2%

污染区

393

54

13.7%

406

19

4.7%

对不同地区两种桦尺蛾重捕率差异的最好解释是(   )

A . 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少于灰色桦尺蛾的数量 B . 未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 C . 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桦尺蛾迁移的结果 D . 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中生代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生物为了生存,能向着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发生变异.(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都是由最原始的生命进化而来的。(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体型越来越大,四肢越来越长,中趾越来越发达。(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越低等越简单的动物数量越少,这是因为他们不适应环境。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如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做的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结果,请你根据如表的结果,分析并作答: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纸片的

颜色

开始数

幸存数

开始数

幸存数

开始数

幸存数

开始数

幸存数

开始数

幸存数

17

7

21

12

36

17

51

22

66

25

17

4

12

0

0

0

0

0

0

0

绿

17

4

12

6

18

3

9

1

3

0

17

3

9

3

9

2

6

1

3

0

17

4

12

1

3

0

0

0

0

0

17

3

9

3

9

3

9

1

3

0













(1)根据记录的数据结果,分析实验中作为背景的布料颜色可能为      
(2)分析第二代的“开始数”,可以看到小纸片数目差距不大,但是与背景颜色最接近的小纸片数目是最      (填“多”或“少”)的。
(3)每经过一代,小纸片的颜色种类就可能减少一种或几种,这是因为小纸片颜色与“生活环境”——背景布料色彩对比造成的结果,反差      的,就越容易被选择出来,反差      的,越容易被保留下来。
(4)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得出结论:动物的保护色是      的结果。
2、生物进化有几十亿年的历史,科学家通过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图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请根据相关知识完成填空。

(1)在图中,根据化石出现的规律,最原始的生物化石应出现在A到F地层中的      地层(填字母)。
(2)像图这种通过比较不同年代化石来研究生物进 化的方法称为纵向比较。而对现存的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比较的方法称为      比较。比如要研究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      和蛋白质进行比较。
(3)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下图所示的进化树表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把图中①~⑤所表示的动植物类别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2)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      ,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      ,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3)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      的结果。
4、资料分析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表:

类型

数据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由表中可以看出,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这说明生物界中存在着      现象。根据达尔文理论,这种不同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2)由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这是因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      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由此说明,桦尺蛾敌害对桦尺蛾起到了      的作用。
(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 (3)
A . B . C . D .
5、下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5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特点是不含      
(2)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为其提供能量。
(3)加热形成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      ,实验后可检测到B装置中含有多种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
6、如图的进化树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据图回答:

(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2)在b和c二者中,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3)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4)据图可推测,c比a      等。(填“高”或“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