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观察(共1小题)
1、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首先要制订观察目标
B . 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作好观察记录
C . 观察时特点是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
D .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二、生物的特征(共11小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可用来捕食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但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珊瑚虫体内有藻类和它共同生活,并为其提供用于呼吸的氧气,而珊瑚虫的废物则可作为藻类的养料。
(1)珊瑚就是珊瑚虫吗?请分析说明: 。
(2)资料中描述了生物的哪些共同特征? 。
(3)有人说:“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试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
2、“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枝红杏出墙来”现象。
(1)“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 的特征。
(3)红杏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的生活需要 。
(4)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的一棵小树再长成参天大树,这说明红杏具有 的特征。生长
(5)从红杏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红杏属于 。(填写生物或非生物)
3、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动物的取食 a.排泄
人体的排汗 b.繁殖
植物的开花结果 c.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 d.生长
蘑菇由小长大 e.应激性
4、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 . 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
C . 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 . 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5、大明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都能生长和繁殖
B . 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6、生活在海洋的乌贼遇到鲨鱼等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染黑海水,趁机逃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
A . 竹和山石
B . 病毒和蘑菇
C . 空气和阳光
D . 松和丹顶鹤
8、袁隆平的团队,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杂交出了穗长粒多、圆润饱满、植株最高达2.25米,预计亩产可突破1000公斤的“巨型稻”。它满足了袁隆平“禾下乘凉说丰年”的梦想,该杂交水稻的成功说明了( )
A .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D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9、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 生物都能进行呼吸和排泄
C . 生物都需要营养
D .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10、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可以进行( )
A . 新陈代谢
B . 生殖
C . 遗传变异
D . 进化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 ②流星 ③黑木耳 ④猪笼草 ⑤智能机器人( )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④
三、中考演练(共4小题)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这句古诗中,你能体会到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A .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流水潺潺
B . 春雨绵绵
C . 阳光灿烂
D . 绿草如茵
3、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 . 兔子以植物为食
B .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
C . 蘑菇的生长
D . 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生殖和发育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叫 ;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