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
A . 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 . 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 . 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 D . 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2、某市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引进外来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当地的污水排放量显著增加.据测定:该地的声响日平均为90分贝,2017年连续三个月降雨的pH值为3.6-4.6,河水的含氧量为2mg/L,水生动物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下列有关分析或观点,正确的是

①该地受到的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 ②该地所降雨水很可能是酸雨③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④水污染治理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⑤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修复的 ⑥环境污染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⑤⑥ D . ③④⑤⑥
3、下列各项是有关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 . 在丘陵地区的山坡上大力开垦梯田,种植粮食作物 B . 动员农民使用经无害处理的农家肥,少用化肥 C . 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有利于保护 D . 工厂要以经济效益为主,有了资金再考虑环保
4、习总书记近日在湖北考察时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下相关绿色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植树造林等措施使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北方风沙危害来自北方的沙漠,跟南方植被没关系 C . 雾霾也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它的限度造成的 D . 事实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 B . 低碳绿色出行 C . 沿河排放污染物 D . 禁燃烟花爆竹
6、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生态环境质量检测等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 B . 大量捕食青蛙、野鸡、蛇等野生动物 C . 把森林、草原、荒山等都开垦成农田 D . 工业和生活废水不经过处理就向外排放
7、为了保护环境,在购买下列生活用品时,你将优先选择(    )
A . 无磷洗衣粉 B . 一次性筷子 C . 塑料包装带 D . 普通含铅电池
8、我国黄土高原曾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了秃山,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 . 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 C . 常年干旱,赤地千里 D . 地壳运动频繁
9、下列对土壤的利用正确的是(  )
A .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B . 开垦沼泽地,种粮植树 C . 掘地烧砖,兴建高楼大厦 D . 大力发展农业,满足牲畜产业的需求
10、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与本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   不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 B .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 . 大力提高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人均持有量 D . 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11、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木材用于制作教材。当前,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政府又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 有利于卫生防疫 B . 为造纸厂创造经济效益 C .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D .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12、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山洪暴发、山体滑坡现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 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 . 森林中野生动物的减少 C . 珍稀动物的滥捕、滥杀 D . 动、植物标本的采集
13、下面对酸雨的危害描述错误的是(     )
A . 对建筑物及雕塑无危害 B . 酸雨对人眼和呼吸道会产生刺激作用 C . 影响水生植物及鱼类正常生长 D . 导致农作物减产
14、下列行为破坏生物圈的是(    )
A . B . C . D .
1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       )
A . 开展生态旅游 B . 发展畜牧业 C . 增加木材产量 D . 改善生态环境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酸雨在春季发生与污染无关.

A . 正确 B . 错误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形成酸雨.

A . 正确 B . 错误
3、沙尘暴是天灾,人们没有办法减少它的发生。

A . 正确 B . 错误
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植树造林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木材产量. 

A . 正确 B . 错误
5、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破坏臭氧层将导致投射到地球上的      大量增加,可能会导致      患者数量的增加,也可能对人眼造成一定的伤害.

2、列举你知道的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3、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请提出一条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措施      
4、同学们,往日的清清溪水已不复存在,如今的河水漂浮着白色泡沫,水中的生物也越来越少。请你说一说造成河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      

〔2〕      

〔3〕      

5、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四、综合题(共4小题)

1、近年来,“全球变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地球的温度就像一辆失控狂飙的汽车,如果不设法让它降下来,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是怎样的呢?分析上图,得出你的观点:       
(2)人们或许会问:这些碳来自何方?如果以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为对象来考量碳循环。……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      圈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将一部分碳释放到大气圈中,伴随着动植物的死亡,体内的碳一部分被      (填某类生物)分解,返回大气圈,……以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碳的总量      
(3)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      
(4)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条即可)      
2、现阶段,大江大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严重衰退。“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引导亿万青少年全方位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大型公益事业,保护母亲行动的发展,标志着青少年生态建设活动迈入到一个新的历史进程,目前我们北流市也在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母亲河——圭江”的行动中。
(1)我国水污染情况比较严峻,严重危害到周边居民的健康。人类活动遣成的环境污染还有很多,如            
(2)排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还会通过      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下列不属于水污染防治的是     。 (3)
A . 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B . 优先保护饮用水资源 C . 地下水资源比较卫生,提倡大量开采 D . 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4)水污染的问题在环境污染中尤为突出,下列行为属于水域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的是     。 (4)
A . 工厂污水的排放 B . 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C .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 . 包括以上三项
3、资料分析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排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如,冰川加速融化,可爱的北极熊站在岌岌可危的浮冰上,干旱、洪涝灾害频发。而我们国家的植被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保护森林,大力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常重要。

请根据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1)
A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较大 B . 我国植被中,草原占了主体 C .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 D . 草原茂盛,可以大量开发放牧
(2)大力植树造林的目的之一是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更新空气。
(3)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4、  2018年4月22日﹣﹣26日,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博览会以“低碳科技,点亮未来”为主题。与此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引发了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你参加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活动了吗?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而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看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出一条和大家分享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pH值为4的模拟酸雨;

②取两个花盆,各栽种一株蚕豆幼苗,贴上标签“甲”和“乙”

③每隔一段时间给两株幼苗喷水,甲喷模拟酸雨,乙喷等量清水;

④定期观察并记录两株幼苗的生长情况

请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对该探究实验作出的问题是:      

(2)在实验设计时,在变量上要遵循      (单一变量,多个变量)的原则,因此用于实验的两株蚕豆幼苗在栽种前最好在      等方面都相同,才能形成对照实验.

(3)若实验结果预测:喷模拟酸雨的蚕豆幼苗枯萎死亡,喷清水的蚕豆幼苗正常生长.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请你找出该实验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4)
A . 模拟酸雨酸度不够 B . 未设对照 C . 用于实验的蚕豆幼苗太大 D . 用于实验的蚕豆幼苗数量太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