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 机动车辆排放尾气 B .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C . 工厂排放废气 D . 建筑工地产生大量烟尘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丝弯曲 B . 冰雪融化 C . 酒精挥发 D . 铁器生锈
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加碘盐”等,这里的氟、钙、碘指(   )
A . 单质 B . 原子 C . 元素 D . 离子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液体 C . 给液体药品加热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氨气 B . 氯化钠 C . D . 金刚石
6、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可做燃料 B . 氮气可用做食品防腐 C .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 明矾可用于净水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硝酸银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反应条件略).推测X是(   )
A . NO2 B . NO C . N2O D . N2O5
10、酚酞(C20H14O4)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酚酞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B . 酚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0.1% C . 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g D . 酚酞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7:2
11、已知●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 B .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C . 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D . 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
13、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该图可示意H2与O2的反应 C . 生成物有可能是氧化物 D . 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
14、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用A作为发生装置则需      ;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的原因是      
(4)如果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先”与“后”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5)
A . 组装好仪器后,先加入试剂,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C . 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15、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图A)揭示了水的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

(2)图B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      (填操作名称,下同)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      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3)硬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4)
A . 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 .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 C .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16、写出下列符号:
(1)4个二氧化碳分子      
(2)2个氢原子      
(3)氯化铁      
(4)氢氧化钙      
17、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      有关.
(2)在第三周期中,12号镁元素的原子易      电子变成      (写出离子符号),17号氯元素的原子易      电子变成      (写出离子符号).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出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
18、图中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A,B,E是气体,其中E具有刺激性气味;C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E中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1.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      ,D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认识.


(1)【你知道吗】通过实验(图1)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拉瓦锡  D.牛顿

(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保证测定结果,实验中所取红磷必须        .

同学们发现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时,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一方面会造成空气污染,另一方面伸进集气瓶速度慢了会影响测定结果.他们查阅资料发现白磷40℃即可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于是改进装置(图3)重新探究.

(3)【实验探究】先在容积为200.0mL的集气瓶里装进50.0mL的水,再在量筒内装入100.0mL的水,然后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水,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能够加快集气瓶冷却,还起到       作用.(写出一种即可)

②如果白磷停止燃烧时立即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如果实验结束时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是73.0mL,则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       .(用百分数表示)

(4)
【拓展延伸】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5、图6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①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中能否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说明理由       .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图5中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
(5)【交流反思】小明提出能否用铁丝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同学们一致反对,理由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探究分子间有间隙

区分硬水和软水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 . A、   B . B、   C . C、   D . D、
21、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元素符号为Si C . 原子序数为14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