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9.25.1发酵技术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制作甜酒的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要将糯米蒸熟后再用 B . 将酒曲碾成末后与糯米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 . 将容器尽量盖好 D . 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防止杂菌
2、下列食品中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是(     )
A . 酸奶 B . 面包 C . 酱油 D . 酸醋
3、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酸奶.下列导致失败的操作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4、研究将酿制米酒时密闭容器中三种物质的变化情况绘图如下,那么甲、乙、丙分别代表(  )

 

A . 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B .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C . 氧气、酒精、二氧化碳 D .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5、豆汁是极富特色的老北京小吃,它是以绿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加入老浆(含乳酸菌等)→密封发酵→熬制等一系列工艺得到的具特殊风味的食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加入老浆相当于接入发酵的菌种 B . 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C . 豆汁的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 D . 豆汁的风味由乳酸菌等发酵形成
6、下列四组食品中,制作过程都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组是(  )
A . 酸奶、米酒、食醋 B . 水豆腐、酱油、火腿肠 C . 面包、苹果汁、米酒 D . 糍粑、酸奶、面包
7、买回葡萄后,我们常常在葡萄皮上发现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在家庭自酿葡萄酒,判断这种微生物其实是(  )
A . 乳酸菌 B . 野生酵母菌 C . 枯草杆菌 D . 葡萄皮上的霉菌
8、“老坛酸菜牛肉面”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制作老坛酸菜的坛子必须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  )
A . 营造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B . 防止营养流失 C . 防止空气对流,抑制细菌的繁殖 D . 阻止尘埃进入
9、在酿制酒酿的实验中,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的目的是(  )
A . 抑制酒曲的活性,防止酒酿发酸 B . 防止温度杀死酒曲中的酵母菌 C . 促进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的合成 D . 防止温度过高,糯米腐败变质
10、甲、乙、丙三瓶奶分别加入乳酸菌后,甲乙两瓶密封,丙瓶敞开.甲瓶加热到100℃后再冷却,然后均在室温下放置12小时,可以变成酸奶的是( )
A . B . C . D . 甲和乙
11、酸奶制作与白酒酿制的过程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需要以有机物为原料 B . 需要接种不同的单细胞真菌 C . 需要将实验装置做密闭处理 D . 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1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都能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两种情况下共有的产物是(       )
A . B . 二氧化碳 C . 酒精 D . 氧气
13、以下食品的加工制作不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 . 馒头 B . 酸奶 C . 泡菜 D . 豆浆
14、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酿制葡萄酒利用了(     )
A . 醋酸菌的发酵 B . 乳酸菌的发酵 C . 霉菌的发酵 D . 酵母菌的发酵
15、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A . 玉米粉和有氧 B . 大豆粉和有氧 C . 玉米粉和无氧 D . 大豆粉和无氧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如酸奶.(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发酵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发酵产品。(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制作泡菜时要严格密封,是因为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制作泡菜的关键是培养厌氧型的乳酸发酵菌,其方法是:

   首先在冷水里放入一些花椒,适量的盐,然后把水烧开,水量占瓶容量的左右,盐比平时做菜稍微多放一点点,有一点咸味即止;待水完全冷却后,灌入瓶内,然后加一两高梁酒:放一个青椒进去,其他蔬菜如萝卜,卷心菜,把瓶口密封后,放置大约7-10天,在2-3天可仔细观察,看青椒周围是否形成气泡,哪怕一个气泡,就说明发酵正常;待青椒完全变黄后,再放2-3天,泡菜原汁就制成了。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这里采用了哪些抑制杂菌生长的措施?
(2)在发酵过程中密封瓶口的目的是什么?
(3)2-3天后青椒周围出现气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4)在瓶中加入青椒或其他蔬菜的目的是什么?
2、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消毒)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用序号表示)。
(2)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      
(4)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5)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9.25.1发酵技术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