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能量产生于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B .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过量后导致的人体休克是人体机能的一种自我保护 C . 能量的获得需要人体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相配合 D . 淀粉可以在胃和小肠消化,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能量
2、湖南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很受青少年喜欢。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歌手发声的是( )
A . B . C . D . 食道
3、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 . 一层 B . 二层 C . 三层 D . 四层
4、气管壁由C形软骨支撑,其作用是(    )
A . 使到达肺的气体变得清洁卫生 B . 使到达肺的气体变得清洁、湿润 C .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D . 保证食物顺畅通过
5、吞咽时,食物一般不会进入气管,是由于(   )
A . 黏膜分泌粘液 B . 软腭盖住喉的入口 C . 会厌软骨盖住喉的入口 D . 会厌软骨盖住食道的入口
6、痰形成的部位是(    )
A . 气管和支气管 B . C . 口腔 D .
7、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 . 肺泡内 B . 血液里 C . 心脏中 D . 细胞内
8、近年来多地 PM2.5指数较高,延庆区相对较好,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B . 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 C .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D . 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
9、图 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处血液暗红,乙处血液鲜红 B . 甲处的血液来自右心室 C . 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 D . 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10、受凉感冒时,感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管里黏膜分泌黏液多,堵塞呼吸道 B . 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呼吸道 C . 鼻黏膜分泌过多,黏液阻塞鼻腔 D . 气管收缩,空气进出受阻
11、寒冷的冬天,当你张大嘴巴,一圈一圈地跑了几千米下来,你会感觉胸部不舒服.可是,如果你跑步时闭嘴,用鼻呼吸,感觉会好多了。主要原因是(   )
A . 鼻腔内的鼻毛能阻挡灰尘,清洁吸入的空气 B . 鼻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吸入的灰尘、细菌、过滤空气 C . 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D . 鼻黏膜内有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12、如图中所示的器官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
A . B . C . D .
13、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是( )
A . 氧气→鼻腔→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B . 氧气→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C . 氧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D . 氧气→鼻腔→咽→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14、关于人体进行的呼吸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吸气时助间肌收缩 B . 呼气时肋间肌舒张 C . 吸气时膈肌收缩 D . 呼气时隔顶下降
15、下列关于肺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与毛细血管是相通的 B . 在肺泡处进行完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 . 肺泡壁很薄,仅由几层细胞构成 D . 肺泡数量很多,增大了气体交换面积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声音的产生是由于动嘴唇,张口而发出的.(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某人的胸围差越大,说明他的肺活量越小.(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体育课跑步时,我们用口腔呼吸比用鼻腔呼吸好.

A . 正确 B . 错误
5、煤气中毒造成死亡是因为呼吸过程中肺通气发生障碍。(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喉.(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7、痰主要是由尘粒、细菌和黏液组成,所以我们不要随地吐痰.(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8、气管也有清洁吸入空气的作用。(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9、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转变为ATP中的能量。(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10、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2)痰是由[      ]      和[      ]      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       ,它的壁由      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      围绕着 ,适于      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      层细胞膜。
2、图1的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图2中肺与外界气体之间的交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的装置中,玻璃罩模拟胸廓,气球模拟      ,橡皮膜模拟膈.
(2)向下拉动橡皮膜,相当于图2中的膈肌      ,膈顶部      ,引起胸廓的上下径      ,使得      扩张,内部气体压力降低,于是外界气体被吸入.
(3)图1中的玻璃罩,不能模拟出胸廓的      .可以体会一下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      ,导致肺内气压      ,气体不易进入.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小组的同学想知道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是否一样,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

(1)第一次取花生仁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70℃(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能      焦.

(2)第二次取核桃仁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75℃(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能      焦.

(3)如果两个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得出的结论是      

(4)怎样才能做到尽量减少花生仁或核桃仁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的丢失?      

2、如图表示正常天气情况下外界空气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变化.

 

(1)呼吸道能够清洁和湿润空气.除此之外,根据图示呼吸道对空气还具有      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      
(2)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功能,他们设计了以下模拟实验:

Ⅰ.把塑料瓶底部剪掉,将毛刷置于塑料瓶瓶颈处,纱布用水浸湿罩在瓶子底部,用皮筋固定.

Ⅱ.设计4组不同处理,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最高档对准瓶口,每组吹5秒(如图).(注:实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Ⅲ.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组号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1药匙碳粉,有毛刷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

2

1药匙碳粉,无毛刷

纱布上有碳粉,且比第1组多

3

1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且比第1组少

4

3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大量碳粉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碳粉模拟的是空气中的颗粒物,1、2组作为一组      实验,探究了毛刷的作用,毛刷模拟了呼吸道中的      结构.

②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模拟了呼吸道中分泌的      ,上述实验中的      和3两组实验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③从第3、4组实验结果来看,当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处理能力是      的,因此在沙尘或雾霾等不利天气外出时,要做好      等防护措施.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实验现象:      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结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