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很多被子植物的果实都非常甜美可口,分析其主要生物学意义是( )
A . 这些植物乐于奉献,给人类和动物提供美食
B . 我们应该怀有感恩之心,保护好这些植物
C . 上帝特意创造了这些植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美味的食物
D . 这些植物有美味的果实,有利于动物为他们传播种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B .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 .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 . 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3、下列实例中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
A . 雷鸟的保护色
B . 转基因超级鼠
C . 家养的马比较肥大
D . 人类历来喜欢吃鱼
4、一位科学家每年9月都对同一块草地上的蜗牛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有的蜗牛都是同一物种,一些蜗牛的贝壳上有条纹,其他没有条纹。画眉鸟吃蜗牛。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 | 菜地覆盖率(%) | 贝壳有条纹(只) | 贝壳无条纹(只) |
1981 | 29 | 47 | 24 |
1982 | 26 | 35 | 23 |
1983 | 6 | 3 | 34 |
1984 | 97 | 34 | 10 |
1985 | 96 | 40 | 15 |
1986 | 8 | 7 | 41 |
1987 | 98 | 69 | 12 |
A . 在草地覆盖率较高的环境中,蜗牛贝壳有条纹是保护色
B . 用自然选择理论能合理解释表格中的数据结果
C . 研究中仅发现1只贝壳完全为黑色的蜗牛,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
D . 贝壳有条纹是有利变异,贝壳无条纹是不利变异
5、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鰓进化出的结构是不同的
B . 鰓的进化有利于适应生存环境
C . 鰓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 . 鰓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医生在治疗感染H1N5患者过程中,发现抗病毒药物对一些重症患者很难起作用,研究证明H1N5病毒已出现变异。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药物的质量越来越差
B . H1N5病毒的繁殖速度越来越快
C . H1N5病毒的耐药性永远都是有利的
D .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1N5病毒保留下来
7、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致使一些致病细菌具有广泛的耐药性,甚至出现了无药可治的“超级细菌“。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抗生素使具有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
B . 耐药细菌的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的强
C . 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D .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诱导产生了耐药细菌
8、鲨鱼和海豚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它们的身体形态非常相似(见下图),原因是( )
A . 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B . 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
C . 它们都属于鱼类
D . 自然选择的结果
9、一种昆虫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类型,自其1900年迁徙到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人抽样统计了自1900年到1960年两种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此种昆虫的正常翅和残翅都可以遗传数给后代
B . 正常翅昆虫数量减少,是其繁殖能力减弱导致的
C . 在该岛上,容易生存的是残翅昆虫
D . 不同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在进化过程中,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 相互捕食的结果
B . 相互选择的结果
C . 大量繁殖的结果
D . 非生物因素影响的结果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如果某一昆虫缺乏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退化为低等种类。(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任何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如果没有能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自然选择通常是十分迅速的。(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
释放数 | 回收数 | 释放数 | 回收数 | |
工业污染区 | 64 | 16 | 154 | 82 |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 393 | 154 | 406 | 19 |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 .
(3)在工业污染区, 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 则是有利变异.
(4)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
2、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请分析回答:
(1)某些生物与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形成不同的呼吸结构。如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与此相适应的呼吸结构及其特点分别是 ;家鸽飞行需要大量氧气,与之相适应的呼吸方式和辅助呼吸的结构分别是 。
(2)某些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成具有一定作用的体表结构。如蛔虫体表有 ,能防止人体消化液侵蚀,适于奇生生活;蝗虫和蜥蜴体表分别有 ,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某些生物与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以一定的生殖发育方式维持种族的延续。如青蛙的发育方式是 。蝌蚪生活在水中,主要以藻类为食,青蛙成体水陆两栖生活,主要以昆虫为食。这些生活习性,可以减少同种生物之间 的生存斗争。
(4)生物进化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
3、如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2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由此可知,颈长的变异相对环境变化而言是 (有利或不利)变异.
(2)图3说明颈长的个体能 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进化过程看,这种变异是由于 的改变而引起的.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实验小组用若干只果蝇做下面实验:
①首先按一定的雌雄比例把果蝇均匀分成A、B两组。
②每天在A组果蝇的饲料中拌入了一定浓度(安全未致死)的DDT农药,B组不使用该农药。
③经过一段时间,果蝇繁殖了许多代,观察比较,发现A组果蝇后代比B组果蝇的后代抗药性强。
(1)实验开始时,A组果蝇的后代个体之间的抗药性存在着 。
(2)在饲喂含有农药的食物时, 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自己的后代,而抗药性弱的个体死亡。这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 。
(3)设置B组实验的目的是进行 。
(4)“A组果蝇比B组果蝇抗药性强”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