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9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  )

A . 氧气来源 B . 食物来源 C . 能量来源 D . 构建自身的材料
2、下图是探究植物有关生理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  )

A .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 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 . 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涌现许多经典实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淀粉遇碘呈现蓝色)。 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碘蒸气处理后,遮光的一半变为深蓝色 B . 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营养物质 C . 实验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D . 实验无法说明氧气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
4、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8小时, 测得的数据见表。据表分析,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   )

A . 植物种类 B . 光的颜色 C . 温度 D . 植物器官
5、叶片的表皮有哪些特点不是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    )
A .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 B . 表皮细胞由排列紧密的一层细胞组成 C . 表皮上分布着一些气孔 D . 表皮细胞外壁常具有透明的角质层
6、用新鲜的水绵(藻类)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无法得出( )

A .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 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不利于光合作用 D . 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7、下图为蒙古栎叶龄增长过程中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根据该图结果可以推测()

A . 叶片中细胞的生长主要在40~160天 B . 叶绿素含量随叶片面积增加而降低 C . 叶绿素含量提高有助于植物呼吸作用 D . 120天后,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减弱
8、研究发现,一种通体碧绿的软体动物——海兔,能在取食藻类后,将其叶绿体保留在体内合成有机物。此外,它还取食海葵和水螅等可口的“小点心”。由此推测这种海兔()
A .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 . 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其结构比海葵更为简单 D . 与藻类是合作关系
9、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 . 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 C . 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 . 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
10、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B . “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这一种有机物 C . 光合作用的实质就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将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D . “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
11、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黎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 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C . 丁中叶片滴加液后c遮光部分变蓝 D . 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12、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原因是(  )

①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能量

②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

③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水和无机盐

④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活环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3、“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黑纸片对叶片进行部分遮盖所控制的变量是(    )
A . 淀粉 B . 温度 C . D . 二氧化碳
14、小李的白裤子被新鲜菠菜的汁液染上了一团绿色,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
A . 普通洗衣粉 B . 酒精 C . 沸水 D . 肥皂水
15、如下图,在金鱼藻的实验中,能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A . 金鱼藻产生气泡 B . 试管内液面下降 C . 烧杯内的水变浑浊 D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2)图6中,小烧杯中的液体A是      ,其作用是      。这种加热方法叫做      加热。
(3)图2中滴加的液体是      ,此操作依据的原理是      。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叶片见光部分变成      色,说明有      产生。
(4)实验中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5)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在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绿叶在光下才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量来自于光能。在这一过程中光能去哪儿了?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如下科学探究过程:

(1)探究过程

Ⅰ.提出问题: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于      

Ⅱ.作出假设: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于淀粉中。

Ⅲ.设计实验:

ⅰ.材料:盆栽天竺葵、黑纸片、酒精、碘液等

ⅱ.原理:

①植物通过       作用消耗淀粉,释放能量;

②绿叶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③叶绿素易溶于酒精中;④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ⅲ.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到      处一昼夜;

②如图甲处理甲片叶片后,光下照射四小时,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      ;③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④用      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检测观察;⑤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检测;⑥观察结果:如图乙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Ⅳ.得出结论

①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②绿叶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制造淀粉;③       。

(2)拓展实验

从上述实验叶片的变蓝部分撕下一块表皮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气孔保卫细胞里只有叶绿体变成了蓝色颗粒,这个事实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9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