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生物中考复习专题1 认识生物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B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D .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2、下表是某科研人员对A,B,C,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 物种1和物种2很可能是生产者 B .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C . C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最复杂 D . 若B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铯的污染,体内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物种2
3、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环境是指(  )
A . 生物生存的空间 B . 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 . 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D . 以上A,B,C都是
4、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形式形象地表示出来。下列关于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草、鼠、狐三种生物的关系,a表示草、b表示狐 B . 图乙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bc段肺内气压上升,膈顶下降 C . 图丙可以表示酿酒时,随着酒窖内温度的升高,酒窖内产酒量的变化 D . 图丁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5、“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
A . 无生产者 B . 无分解者 C . 无能量流动动 D . 无物质循环
6、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池塘生态系统
7、对于生长在农田里的青蛙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    )
A . 农田里的植物、昆虫、蛇等 B .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 . 上述A和B的总和 D . 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其他的青蛙
8、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
A . 油菜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日照时间变短有关 B .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 . 石门坊的黄栌树叶在秋天因温度降低而变红 D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9、在没有人为干涉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野兔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狼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10、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磷虾→海豹→虎鲸。按照能量传递规律,如果虎鲸靠吃海豹来增加1千克体重的话,至少需要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 )
A . 1千克 B . 10千克 C . 125千克 D . 1000千克
11、下列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形成的食物链是 (  )

①虫 ②鹰 ③棉花 ④棉蚜 ⑤麻雀 ⑥食 蚜蝇

A . B . C . D .
12、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龙凤湿地 B . 黎明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 C . 燕都湖中所有的生物 D . 杜尔伯特草原上的羊
13、某地采用人工浮床(如图)治理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通过根尖分生区吸收含氮、磷等元素的污染物,净化水体 B . 植物根系上吸附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C . 图中包括一条食物链:植物→食草鱼→野鸭 D . 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能防止水华
14、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 . 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甲 C . 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丙 D . 甲乙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15、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食物网 共有3条食物链,且乙是生产者 B . 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 . 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 . 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因此它不会遭到破坏 B .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 .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松树是一个生态系统 D . 被称成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
17、下列实例中,生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
A . 竹节虫形似竹节 B . 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C . 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D . 有些人初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18、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 .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 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 . 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19、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田鼠→蛇→鹰 B . 阳光→草→鼠→猫头鹰 C . 猫头鹰→食虫鸟→昆虫→草 D . 草→兔→鹰
20、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    )

①实施计划②表达和交流③ 制定计划④ 提出问题⑤得出结论⑥作出假设

A . ②③①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⑤⑥③①④ D . ④⑥③①⑤②
21、在测量裸地、草地、灌丛温度的过程中,下列哪些数据能够进行比较的是( )
A . 裸地的早上湿度和草地的中午湿度 B . 草地的早的温度、中湿度、晚温度 C . 裸地的早晚湿度和草地的晚、早湿度 D . 裸地的中、晚温度和灌丛的中、晚温度
22、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 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B . 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不同 C . 所有变量都相同 D . 所有变量都不同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 .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D .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24、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     )

A . 竞争 B . 捕食 C . 共生 D . 寄生
25、下列词语不能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 B . 密树繁叶,遗天蔽日 C .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 D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6、生物小组的同学对4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数目进行了调查。 依据表中数据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数目

类型

植物种类

动物种类

草原

568

409

农田

42

46

荒漠

116

216

森林

1073

1161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荒漠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27、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作出假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 B . 作出假设是在全部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 C . 作出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D . 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实验验证才能证明
28、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 . 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 . 冬天,青蛙、蜥蜴进人冬眠
29、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形,肉质茎能贮存水分,是对哪种环境的适应( )
A . 寒冷 B . 干旱 C . 高温 D . 大风
30、4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     )
A . 甲组有光,乙组有水 B . 甲组有光,乙组无光 C . 甲组干燥,乙组湿润 D . 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曲线图是一种表示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分析和利用曲线,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1)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为绿色植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简单食物链:      

⑵试分析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2)下表是小明同学为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在校园草地测得的一天中的湿度数据(单位:%),请你根据数据作答:

①在坐标中绘出一天中草地湿度变化的曲线图.

 

 

早晨(湿度值)

中午(湿度值)

晚上(湿度值)

草地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80

89

96

88.3

75

72

74

73.7

94

96

98

96

②从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人均占有绿地20.5m2 , 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周边环境的生态效益,如图为城市周边森林中的部分食物网简图.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2)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      ,食物网中的其它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例如,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3)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森林生态系统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大量木材的积累,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不但有效维持了      平衡,而且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4)森林中野生动植物多达200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图中是森林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生物通过      关系和      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例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      ,但灰喜鹊和蜘蛛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危害,这说明了      
3、常见宠物红耳龟是一种淡水龟,原产美国。它繁殖、竞争能力强,对所柄息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宠物弃养、养殖逃逸等因素,红耳龟成为我国圾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

(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该食物网中,与红耳龟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该池塘生态系统成分简单,它的调节能力      
(4)为减少红耳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饲养宠物红耳龟时,应避免      
4、某市盛产柑橘,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 15℃以上,1 月平均气温 5℃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 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做出假设: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实验步骤:

①选择 90 株柑橘苗,将它们分成 A,B,C 3 组.

②A 组种植在海拔为150m 的朝南坡地,B 组种植在海拔为 300m 的朝南 坡地,C 组种植在海拔为 450m 的朝南坡地.

③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④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总产量/kg

最实大小

适度分析

A组

84

不甜、酸味重

B组

102

最大

C组

91

甜,略带酸

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至少找一处并改正:      

(4)从对实验结果的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5、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1中草属于      ,鼠、兔、狐属于      
(2)写出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      
(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2中甲-丁代表草的是      ,代表狐的是      
(4)由于干旱导致草的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鼠和兔的数量也随之减少;鼠和兔数量的减少有利于草的生长,草的数量逐渐增加;草的数量增加又有利于鼠和兔的数量增加。正因为如 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年初中生物中考复习专题1 认识生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