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蝗虫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蝗虫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能飞行 B . 蝗虫需要定期蜕皮 C . 蝗虫是昆虫,但不是节肢动物 D . 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2、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

①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 ②身体侧扁,呈梭形 ③体表有黏液 ④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 ⑤具有鳍 ⑥具有鳃和鳔 ⑦身体两侧有侧线

A . ①②④⑤⑥ B . ③④⑤⑥⑦ C . ①②③⑤⑥⑦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12生肖之谜.这12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动物下列组织中依次属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一组是(    )

A . 猪、蛇、鸡 B . 鸡、牛、鼠 C . 鸡、兔、蛇 D . 狗、羊、蛇
4、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 . [蛛]丝[马]迹 B . [鸡][犬]不宁 C . [鹬][蚌]相争 D . [虎]头[蛇]尾
5、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老虎捕食野猪            B . 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C . 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有配偶      D . 群体生活的狒狒由健壮、凶猛的雄狒狒担任“首领”
6、下列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雄鸡报晓 B . 狗拉雪橇 C . 蜘蛛织网 D . 蜜蜂采蜜
7、中间宿主是传播血吸虫病的重要媒介。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
A . 田螺 B . 蚊子 C . 钉螺 D . 哺乳动物和人
8、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 . 骨 骨骼肌 骨连结 B . 骨 肌腹 骨连结 C . 骨 骨骼肌 关节 D . 骨 肌腱 关节
9、下列身体分节的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 蚯蚓 B . 蜈蚣 C . 螃蟹 D . 果蝇
10、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 .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 .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C . 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 D . 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11、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低等动物也有学习行为 B .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与生俱来的 C . 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D . 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这种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12、鸟类的生殖过程中常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下列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 孔雀开屏 B . 雷鸟换羽 C . 鹰击长空 D . 金鸡报晓
13、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
A . 有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B . 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 C . 看它往哪个方向运动 D . 对刺激反应快的一端是前端
14、膈是呼吸肌,同时也是区分不同动物类群的重要特征。下列动物中有膈的是(    )
A . 金鱼 B . C . 狮子 D . 家鸽
15、图为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据图可以判断两类动物的食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为肉食动物,②为草食动物 B . ①、②均为肉食动物 C . ①为草食动物,②为肉食动物 D . ①、②均为草食动物
16、动物与其对应的结构,不匹配的是( )
A . 蛔虫—角质层 B . 蚯蚓—皮肤 C . 缢蛏—外套膜 D . 瓢虫—外骨骼
17、篮球运动员投篮动作优美,在运动中起支点和动力作用的是(     )
A . 骨  关节 B . 关节   骨骼肌 C . 骨骼肌   骨 D . 骨   骨骼肌
18、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 . 乌龟、青蛙、鳄鱼 B . 大鲵、小鲵、乌龟 C . 蝾螈、大鲵、蟾蜍 D . 蟾蜍、鳄鱼、水獭
19、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④⑤
20、投铅球时,当我们把铅球投出去的那一瞬间,肌肉和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
A .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B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C .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D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肘关节弯曲
21、攻击行为一般发生在同一种生物之间,往往是双方的身体都很少受伤,以其中一个屈服结束争斗.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 . 两只雄象海豹为争取一只雌象海豹而争斗 B . 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C . 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D . 螃蟹举起螯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22、蜂巢中蜜蜂的数量可达几千只,蜂王负责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蜜,这些行为从发生看是( )行为,从功能上看是( )行为
A . 先天性、社(群)会 B . 学习、社(群)会 C . 节律、学习 D . 先天性、节律
23、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错误的说法是( )
A . 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 B . 某种动物对人类的危害过大,我们可以彻底消灭它们 C .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D . 动物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还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其分布范围
2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句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涉及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有 (     )
A . 飞行、游泳 B . 跳跃、爬行 C . 跳跃、游泳 D . 飞行、爬行
2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仿生学的例子是()           
A . 以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制造了雷达 B . 模拟萤火虫发光原理,制成由电能转变成光能的荧光灯 C . 蚕能吐丝,制造纤维 D . 根据响尾蛇的“热定位器”发明能跟踪敌机的响尾蛇导弹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是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水螅的身体由[      ]      和[      ]      两层细胞构成.
(2)水螅持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      ,在[      ]      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      对称,有明显的背面和[      ]腹面之分,左侧和右侧之分.
(4)水螅与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有口(如图中的代码[b]和[      ])无肛门.
2、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下面是鸟 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①身体呈      ,可      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②前肢变成      ,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      ,可      。②胸骨有高耸的〔            ,可附着发达的      ,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该结构具有      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3、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③是      ,两者相对的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            。脱臼是指[            从[            中滑落出来的现象。
(2)关节内的滑液存在于[            中,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3)图中[            的外面有一些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4)由图中看出,关节的结构具有既            的特点。
4、如图A、B、C、D、E是常见的五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有      
(2)A的幼体用      呼吸,只能在      中生活;成体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既可以在      中生活,也可以在      上生活,后肢发达,适于      ,趾间有      ,适于游泳。
(3)B 的呼吸器官是      ,位于其身体的      部,体表有      ,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有      对触角,      对翅,      对足,适于      和飞行。
(4)C的呼吸器官是      ,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牙齿有            的分化。
(5)D的呼吸器官是      ,由许多      构成,内含丰富的      ,身体呈      型,依靠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6)E的呼吸器官是            可以贮存空气,辅助呼吸。每呼吸一次,气体      次经过肺,进行      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提高了      ;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其两侧附着发达的      ,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5、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      状态;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蚂蚁放在B岛上,      放在C岛上,A岛上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从      岛爬向      岛;

步骤⑤: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