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 . 温度计 B . 刻度尺 C . 电子秤 D . 秒表
2、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你认为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你的大拇指指甲的宽度15mm B . 正常人脉搏跳动20次的时间约为1min C . 三层楼的高度约为104cm D .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5×106μm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 B .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C .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然后用圈数乘以车轮的周长 D . 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量取一定的较小的半径,从一端量到另一端,最后用圆规所量次数×半径,就可算出曲线的长度.
5、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 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 . 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声音从水中向空气传播的过程中,声速变小 B .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 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 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特别宁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增强声波的反射
7、噪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污染源,极大地破坏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防噪已成为当前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会损害听觉是噪声 B . 当前控制噪声的措施主要是消声、吸声和隔声 C . “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8、太阳、月亮、放映电影时的银幕、烛焰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 太阳、月亮 B . 月亮、银幕 C . 银幕、烛焰 D . 烛焰、太阳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m/s B .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色光组合而成的 C .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D . 光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文字在玻璃面上成倒立的像 B . 人看见本身不发光的课本 C . 有趣的手影游戏 D . 线条通过杯子和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1、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

A . 看到的鱼的前方 B . 看到的鱼的方向 C . 看到的鱼的上方 D . 看到的鱼的下方
12、某小组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物体由离凸透镜30cm向距透镜15cm处移动的过

程中,成像的情况及物、像间距离的变化情况是(   )

A . 始终成实像,且像逐渐变大 B . 始终成实像,且像逐渐变小 C . 物、像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D . 物、像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学习物理学要学会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分析与论证及评估交流七个要素组成,对这七个要素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其中交流与合作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2.88cm、2.89cm、2.86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3、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在建造时均巧妙地应用了声音的      原理.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如图所示,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已知此处海水的声速是1500m/s,则该处的海深为       m.

4、太阳光通过      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是      光.
5、如图所示,a、b、c是从空气射向玻璃的三条光线,OA为折射光线,则OA的入射光线是      ;我们坐在教室的某个方向因“反光”而看不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对光发生      反射的缘故.

6、一名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2m的地方训练,则镜中的像到她的距离为       m;她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去观察,她在镜中的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由图线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的像将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如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      眼(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应配戴用      制成的眼镜来矫正(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镜”).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共5小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1)在图甲所示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2)作出图乙所示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人眼在C点处看到筷子B点的像在位置B′点.请画出B点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过C点的光路图.

3、

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如图1所示是机械秒表的实物图,该秒表此时显示的时间是      

(2)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来测量物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量筒中小石块的体积是      

(3)如图3所示,在平面镜M的上方竖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光屏是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一束光贴着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向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若将AO向ON靠近,则OB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ON;通过实验可知反射角      入射角.如图乙:若将F板向后转折一定的角度,发现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如果光沿B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会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将一块透明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2)点燃A蜡烛,小 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      
(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烛焰的像.
5、某小组同学利用光具座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5cm,如图所示,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一个的位置,其余两个不动,可行的措施是:      

(3)如果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      (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四、综合应用(共3小题)

1、脉搏跳动是我们随身携带的“生物钟”,小红利用停表,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较准确地测出了她的脉搏跳动为75次/min,然后她用这个随时携带的“生物钟”测出从校门步行到教室脉搏跳动了90次,假若她的步行速度约为1.2m/s,由此可以估测出小红从校门口到教室所用的时间约为多少s?校门到教室的距离约为多少m?
2、“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儿时,我们对月亮充满了遐想和好奇:月亮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测量人员用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射脉冲激光束,并接受由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测出激光往返所经过的时间为2.54s.问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m?
(2)我们能否利用超声波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3、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如下问题: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
(2)学校运动会上,小华作为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裁判,听到了从起跑处的发令枪声立即开始计时,他测得小强的百米赛跑成绩为12.50秒.小丽认为小华记录的成绩不准确,你认为小华记录的成绩准确吗?小强的实际成绩应为多少秒?(设当时的气温为15℃)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