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其实质是( )
A . 大象没有发出声波,是根据感觉、眼神进行交流
B . 大象语言对人类来说是超声波,人听不见,大象却能听见
C . 大象语言对人类来说是次声波,人听不见,大象却能听见
D . 人的听觉有问题
2、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6.5cm,下列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厚度
B . 一根铅笔的长度
C . 成年人的身高
D .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
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 . 量程3 m,分度值1 mm
B .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 .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4、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两架飞机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油机和两架飞机相对于地面都是静止的
B . 其中一架飞机相对另一架飞机是静止的
C . 其中一架飞机相对另一架飞机是运动的
D . 任意一架飞机相对于加油机是运动的
5、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前1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 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7、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 . 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 . 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
D . 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8、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 . 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 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9、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 频率
B . 振幅
C . 节奏
D . 音色
10、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 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 . 刚从温泉口流出的泉水的温度
D .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1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 . 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 . 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C . 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D . 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13、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将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 两种方法都能彻底止沸
C .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1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 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 . 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 . 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5、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 .
刚从水中走出来,感觉特别冷
B .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C .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 .
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2、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人跑步的速度大约是8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3、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150m= km;
(2)12min= h;
(3)36km/h= m/s.
4、“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5、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 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
6、摄氏温度是把 的温度定位0℃,把1标准大气压下 温度规定为100℃.
7、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石油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储存在钢罐中的.
8、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
1、看图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2)观察如图2所示的停表(秒表),大圈中每一小格代表 s,此时的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3)如图3所示实验,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与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的接触的泡沫球被弹开,说明左边的音叉也在 ,这是因为右边音叉的振动靠 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在这个实验中泡沫球的作用是 .
2、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如表一信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表一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如图甲所示,实验时我们一般会倒入热水开始加热,主要原因是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二),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表二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7 | 98 | 98 | 98 |
(4)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6)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四、综合应用题(共3小题)
1、今年重阳节恰逢周日,小刚随父母到山区爬山.当到了一块空旷地带中间时,小刚対着山崖大声呼喊:“我来了!”,约1.6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
(1)小刚呼喊时距山崖大约多少m?
(2)声音在空气中以什么形式传播?
2、国庆“十•一”长假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爸爸用了18min通过了到上桥这段18km长的限速路段,
(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爸爸超速了吗?
(2)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继续行驶了100m.求:
(1)该汽车在前5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多少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