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贵州省安顺市镇宁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 .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 .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 . 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2、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 .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3、下列对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出现了误差,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 .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误差
C . 改进实验方法,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
D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使实验方法更为完善,可以减小误差
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 . 1.65m
B . 1.75m
C . 1.85m
D . 1.95m
5、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 .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 . 吸收了声波
C . 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 .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6、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 .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
隔音“走廊”
C .
工厂用的防噪耳罩
D .
环境质量检测仪




7、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
A . 人呼出的水蒸气
B .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 .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8、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 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 . 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D . 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9、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 37.5℃和38.5℃
B . 37.5℃和38℃
C . 38℃和38℃
D . 38℃和38.5℃
10、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 .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 . 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 . 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 .
2、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9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 运动的,卡车向 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 运动.(填“左”或“右”)
3、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 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
4、雷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摩托车安装消声器,这是在 减弱噪声.
5、如图所示,两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依次应该是 、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6、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7、在空格上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 现象;
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 现象;
早晨有浓雾是 现象.
8、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 时要 热,后者是酒精 时要 热.
9、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
10、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3)小球在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当温度达到9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得到的温度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时间 (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5 | 99 | 99 |
(1)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沸腾的图象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 分钟的数据记录的是错误的,依据是 .你觉得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4)我们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小明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理由是 .
3、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把装着某物质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该物质
(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 变,此时温度如上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
(4)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用了 分钟.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温度/℃ | 30 | 33 | 36 | 39 | 42 | 45 | 48 | 48 | 48 | 48 | 49 | 51 | 53 |
状态 | 固 态 | 固液共存 | 液态 |
四、简答计算(共2小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
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信号,则海底深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