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2020-2021高考真题汇编: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真题演练(共11小题)

1、名篇名句默写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 《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月亮时圆时缺,“”。
2、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3、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2)白居易《观刈麦》中“”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嘈杂的音乐声“”。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扈江离与辟芷兮,。(屈原《离骚》)
(2),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秦爱纷奢,。(杜牧《阿房宫赋》)
(5)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
(6)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 潼关怀古》)
(7)投我以木桃,。(《诗经 •卫风 • 木瓜》)
(8)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答客诮》)
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曹操《短歌行》)
(2)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3),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
(5)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6、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而北望故都,又“”,视线常被遮断。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靡有朝矣。,至于暴矣。(《诗经·氓》)
(4)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9、(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甩。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花草的句子是:“ ,。”
10、(四)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下有冲波逆流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4)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11、(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二、模拟训练(共20小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是“”。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宁愿牺牲生命或流落他乡也不能容忍谄媚之态的名句是“”。
(3)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
(3),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祖母无臣,。(李密《陈情表》)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气氛,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苏轼《赤璧赋》中“ ”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
4、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在结尾总结了秦国灭亡的教训,提醒后人应该以此为戒,不要重蹈覆辙的两句是“”。
(2)李商隐《锦瑟》中“”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一种迷离的意境。
(3)曹操在《观沧海》中以“”两句,写自己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际的大海波翻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先用“”两句写琵琶女具体的演奏动作和曲目,接着用比喻的手法写琵琶声像雨声,像人语。
(2)《氓》中写女主人公不为兄弟所理解的两句是:。可见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暂且保全性命、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2)在《劝学》中,“”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两句表明孟子对不合礼的优厚俸禄的否定态度,展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2)李白《蜀道难》善于运用神话和传说,“”一句写到了远古的蜀王;“”一句写到了羲和驾驶的太阳神的车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表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率军北伐驰骋疆场时的英雄气概。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2)《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 ”两句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描写了滁州老老少少的行人纷纷出游的热闹场面。
(2)荀子《劝学》中“”两句以雕刻为喻,说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3)在许多古典诗文中,猿通常以叫声哀婉的形象出现。如“”。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两句,说明依托高地更能开阔眼界。
(2)《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希望“”,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两句是男子收到自己心仪女子所赠之物时的内心独白,也是一种“爱屋及乌”的表现。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两句,描画了一幅在大自然中临风高台、酣歌而回的美好图景。
(3)温庭筠在《菩萨蛮》中描写女子梳妆打扮、容颜姝丽的两句是“。”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
(2)屈原《离骚》中“”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为官之悔、归隐之志如出一辙。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一句又颇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
13、按题目要求填空。
(1)纵豆蔻辞工,,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2)“,日月照耀金银台”出自李白的《》。
(3)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不肯从师的荒谬心态。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先“”校弦试音,诗人用“”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2)秦观《江城子》中有“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句子,以水之滔滔不绝、汹涌澎拜,极言愁绪之多。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与之相似的句子“。”
(3)“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琵琶诉衷情。白居易以“”写琵琶声仿佛冰下泉水,声音凝滞而不畅达。
(2)《陋室铭》中形容陋室不陋,来访者高风亮节,借以显示作者身份高贵和性情高雅的句子是“”。
(3)一旦严寒时节来临,其它花木都随之凋零衰败,只有松柏还能卓然挺立,孔子就有感而发,说“ ”。这个感触的背后,流露的是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之情。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告诫世人应以历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词人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自己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后赤璧赋》中有“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之句,这与他《赤壁赋》中描写其游览行为的两句“”相似,均反映出作者游览的随性无拘。
(2)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或居室。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钱大昕的“十驾斋”则取意于“” 。
(3)“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比如唐诗中“”。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引用《论语》中的句子反思自己的过往虽然不堪回首,但未来还可以补救的两句:
(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李白无比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
(3)“芙蓉”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它可以是爱情的见证,它可以是故乡的遥寄。你会想起哪一句古诗词: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因为参与王叔文改革而被贬永州,内心极为悲凉凄苦。在《小石潭记》里,他发现小石潭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后,便用“”之语高度概括了这里的气氛,并以此暗示出自己的心境。
(2)在《诗经·氓》里,面对男子的无理取闹,善良天真的女主人公只能委屈地解释推迟婚期的原因是“”,最后还无奈地答应“”,却丝毫没有怀疑过男子的品性,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3)南宋王朝百般拖延恢复中原的抗金事业,辛弃疾忧心如焚,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写沦陷区的老百姓迎神赛会,歌舞作乐,渐渐忘记了“烽火扬州路”的惨痛历史。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是“”,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语句是“
(2)《诗经•氓》中“”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出沙漠冰封、乌云密布的景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2】2020-2021高考真题汇编: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