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三联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 .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 .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 路旁的树木
C .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和汽化
B . 凝固和凝华
C . 凝固和液化
D . 汽化和升华
4、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 37.5℃和38.5℃
B . 37.5℃和38℃
C . 38℃和38℃
D . 38℃和38.5℃
5、正常运动的客车速度是20m/s,这句话的意义是( )
A . 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20m
B . 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
C . 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s
D . 客车通过的路程是20m
6、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 . 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 . 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 . 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 . 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7、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 .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
C .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 . 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 . 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C . 丙的音调最低
D . 甲、乙的音色相同
10、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 . 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 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 .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水壶中水沸腾时,壶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 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4、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同学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坐在飞机上航行的乘客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5、一辆汽车从三台开往绵阳,如果前半程的速度为40km/h,后半程的速度为60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6、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这是因为雪熔化要 热.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 现象.
7、 和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8、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
9、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10、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这种声音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还能分辨出同学们和笑树的笑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1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12、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 时 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13、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为: ,示数是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一固体熔化、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吸热/放热),温度 ,所以它是晶体.
(2)此晶体从 点开始熔化,熔化时间为 min,熔点为 ℃,凝固点为 ℃.
(3)AB段物质为 态,B点为 态,BC段为 态,FG段为 态.
(4)EF段为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热.
2、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表)
时间min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5 | 98 | 98 | 98 | … |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错误.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
(3)在水沸腾过程中水 热.(填“吸”或“放”)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一辆40m长的超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0.56km的大桥,从车头刚上桥到车尾刚离开桥用时1min,求:
(1)平板车过桥的速度是多少?
(2)若该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隧道用时2min,则此隧道的长度是多少m?
2、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v声音=340m/s)
(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