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贵州省黔南州独山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35km/h
B . 50km/h
C . 45km/h
D . 40km/h
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3、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 4:9
B . 9:4
C . 1:1
D . 2:3
4、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边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 . 只能感觉到蝴蝶飞过
B . 只能感觉到蜜蜂飞过
C . 都能感觉到
D . 都不能感觉到
5、如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6、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
A . 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
B . 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 . 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
7、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不是放热的是( )
A .
雾凇的形成
B .
河水结冰
C .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
露珠的形成




8、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体温分别是37.2℃、37.5℃、36.8℃,如果用一支甩过的体温计测了甲同学的体温后,忘记了甩,接着测乙和丙的体温,则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 37.5℃,36.8℃
B . 37.2℃,37.5℃
C . 37.5℃,37.5℃
D . 37.2℃,36.8℃
9、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其量程为0℃﹣100℃,分度值为1℃,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为3℃,沸水的温度为93℃.用此温度计测量一杯温水的温度为39℃,那么,这杯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 3℃
B . 39℃
C . 40℃
D . 93℃
10、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 8.60 cm
B . 1.60 cm
C . 1.6 cm
D . 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11、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人20mL液体,如图,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 .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 .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 遇冷经过 而形成的.
2、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 振动产生的,并通过 传播到学生的耳朵.“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3、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松香、④铁、⑤海波、⑥沥青这些物中,属于晶体的有 .(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沸水的温度是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体温计的量程是 .
5、将图中三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刻度尺的分度值 | 纸带中AD两点的距离 | 汽车运动的速度 |
|
|
|
6、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 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 行驶.
7、如图,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
8、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
9、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当“神舟十号”到达“天宫一号”30m停泊点,开始以0.2m/s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1)从30m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 s.
(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 的.
10、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为什么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3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
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1)女孩在甲房间内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玻璃再传到耳朵的,说明了 (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播声音;在乙房间内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真空 .安装真空玻璃是通过 措施减弱.
(2)女孩在两个房间里都能看到外面的小鸟,说明真空也能 .
3、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 ℃,第7分钟处于 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 (3)
A . 寻找普遍规律
B . 减小实验误差.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某一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时,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记时,问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记了多少秒钟?
2、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整列火车通过1.9k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 s.
3、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