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2、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
A . 2.5km
B . 2.5m
C . 2.5dm
D . 2.5cm
3、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
B . 熔化
C . 升华
D . 液化
4、一辆长2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8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通过另一座桥,用了3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
A . 240m
B . 300m
C . 320m
D . 280m
5、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A与B
B . B与C
C . A与C
D . C与D
6、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如图,若认为“神舟十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 “天宫二号”
B . 太阳
C . 地球
D . 月球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
8、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B . 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零件
C .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 . 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9、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 关闭教室的门窗
B . 课堂上老师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 .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 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10、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梦同学在﹣9℃室外玩皂是摄的照片.他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冰,掉落地面如同散的玻球,神极了.对一现包含的物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判正的( )
A .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 .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 .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1、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 . 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 .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 .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 .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12、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 . 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1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 . 液化放热
B . 蒸发吸热
C . 凝固放热
D . 升华吸热
15、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9小题)
1、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的读数是 min s.
2、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 (选填“运动”或“静止”);机群必须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等”),方向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在很多大城市中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处减小噪声;在马路两边种树,有的路段安装3~4m高的透明板墙是在 减小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 处减弱噪声.
4、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蜡烛,当播放优美的音乐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烛焰在“伴舞”.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扬声器的锥形纸盆 产生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伴舞”说明声音具有 .
5、“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
6、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 如图所示,俊俊同学能听到同桌同学轻扣桌面的声音,说明 可以传声.
7、2016年初,一场极寒天气造成部分城市巨大的经挤损失.雪灾造成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倒塌,其“元凶”主要是冻雨.冻雨是一种过冷雨滴,当雨滴与地面、地物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过程中要 热量.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
8、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 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9km/h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工作,通过2.25km道路所用的时间为 h.洒水车1s行驶的路程是 m.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
1、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块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生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1)图甲实验中,兵乓球的作用是 , 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2)图乙是在探究声音 的条件,实验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3)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主要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上述填写研究方法的下划线中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等)
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
路程S/cm | 26 | 64 | 90 |
时间t/s |
| 4 |
|
平均速度v/(cm/s) |
|
| 15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由甲至乙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车由甲至丙的速度,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 (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3)写出会使得平均速度测量误差偏大的两个原因 .
3、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第6分钟时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四、计算应用题(共1小题)
1、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