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小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形成一定影响。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内容。社区工作人员身处疫情联防联控一线,要在守住防线、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做好心理疏导,帮助人们正确调适心理,维护社会情绪健康稳定。
精准识别不同人群心理状况。精准识别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应激反应,甚至出现身体症状;反应过度,会损害自身免疫系统,导致身心疾病。因此,在疫情防控中,要重点关注居家隔离人员、患者家属、病亡者家属等重点人群的心理状况,研判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减少由负面情绪引发的非理性行为;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采取适当方式,了解社区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疫情的认知态度等,通过分析评估,识别高危人群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实施分类疏导干预,缓解疫情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做好社区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更多力量参与研究发现,鼓励人们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或灾害救助,能促进心理调适、消解负面情绪。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调配社区干部、楼门院长、物业公司员工、居民群众、志愿者等社区力量。促进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心、焦虑和不安,这些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但也有一些人缺乏医学常识,听信传言谣言,产生过度恐慌情绪。疏导负面情绪,可以在社区建立以预防、预测为主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平台主动发布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宣传各地疫情防控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普及推广科学防护知识,引导居民正确理性对待疫情,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可以邀请医务人员、疾病防控工作者在线宣讲,解疑释惑。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遇到紧急事件时,人体内在的平衡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疏导,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病毒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身体健康,疫情则通过信息影响社会健康。如果真实的信息能跑赢病毒,自然就能减缓人们的焦虑,缓解负面情绪。心理支持不能狭义理解为只是消除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激发正面情绪。在媒体的信息宣传中,应当强化事实传播,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多一些展现国家力量、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日前,记者采访了刚刚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一书编委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游旭群教授。
记者:
游旭群:总体来看,作为一种压力事件,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比如大家这两天会特别关心疫情相关信息,信息不够明确时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担忧、责备,甚至是抑郁和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节奏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交减少等。应当注意的是,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节奏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记者: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比如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于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微弱,并未达到临床标准,在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下面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自己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等;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等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回避社交、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
游旭群:我认为,目前最需要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
记者:
一般来说,可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也就是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调节。
获取心理支持的第二个层面就是社会层面。人是社会动物,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圈中,有效利用来自他人、群体和组织的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光明日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小题)
金冬心
汪曾祺
召应博学鸿词杭郡金农字寿门别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龙椶仙客、苏伐罗吉苏伐罗,早上起来觉得很无聊。
他是昨天日落酉时回扬州的。刚一进门,洗了脸,给他装裱字画、收拾图书的陈聋子就告诉他:袁子才把十张灯退回来了。是托李馥馨茶叶庄的船带回来的。附有一封信。另外还有十套《随园诗话》。金冬心当时哼了一声。
去年秋后,来求冬心先生写字画画的不多,他又买了两块大砚台,一块红丝碧端,一块蕉叶白,手头就有些紧。进了腊月,他忽然想起一个主意:叫陈聋子用乌木做了十张方灯的架子,四面由他自己书画。自以为这主意很别致。他知道他的字画在扬州实在不大卖得动了,——太多了,几乎家家都有。过了正月初六,就叫陈聋子搭了李馥馨的船到南京找袁枚,托他代卖。凭他的面子,他在南京的交往,估计不难推销出去。
不想现在,退回来了!这个老奸巨猾!不帮我卖灯,倒给我弄来十部《诗话》,让我替他向扬州的鹾贾打秋风!——俗!
今天一起来,很无聊。喝了几杯苏州新到的碧螺春,念了两遍《金刚经》,趿着鞋,到小花圃里看了看。他踱回书斋里,把袁枚的信摊开又看了一遍,觉得袁枚的字很讨厌。顺手把《随园诗话》打开翻了几页,到处是倚人自重。哈哈,竟然对毕秋帆也揄扬了一通!毕秋帆是什么?——商人耳!郑板桥对袁子才曾作过一句总评,——“斯文走狗”,不为过分!
他觉得心里痛快了一点,——不过,还是无聊。
他把陈聋子叫来,问问这些天有什么函件简帖。
陈聋子把脑门子一拍,说:“有!程雪门有一张请帖,来了三天了!”
“程雪门?”
“对对对!请你陪客。”
“请谁?”
“铁大人。”
“哪个铁大人?”
“新放的两淮盐务道铁保珊铁大人。”
“几时?”
“今天!中饭!平山堂!”
“你多误事!——去把帖子给我拿来!——去订一顶轿子!——你真是!——快去!”
金冬心开始觉得今天有点意思了。
等催请了两次,到第三次时,冬心先生换了衣履,坐上轿子,直奔平山堂。
程雪门是扬州一号大盐商,今天宴请新任盐务道。等金冬心下了轿,往里一看,扬州的名流显贵都已到齐。程雪门正陪铁保珊说话,一眼看见金冬心来了,站起身来,铁保珊早抢步迎了出来。
“冬心先生!久仰!久仰得很哪!”
“岂敢岂敢!臣本布衣,幸瞻丰采!铁大人从都里来,一路风霜,辛苦了!”
“请!”
“请!请!”
铁保珊拉了金冬心入座。程雪门道了一声“得罪!”自去应酬别的客人,大家只见铁保珊倾侧着身子和金冬心谈得十分投机,金冬心不时点头拊掌,不免悄悄议论。
“雪门今天请金冬心来陪铁保珊,好大的面子!”
“听说是铁保珊指名要见的。”
“金冬心这时候才来,架子搭得不小!”
“看来他的字画行情要涨!”
稍顷宴齐,更衣入席。正中一桌,首座自然是铁保珊,次座是金冬心。金冬心再三谦让,铁保珊一把把他按得坐下,说:“你再谦,大家就不好坐了!”金冬心只得从命。
铁大人接连吃了几天满汉全席,实在是没有胃口。金冬心尝了尝这一桌名贵的菜肴,又想起袁子才和他的《随园食单》,觉得他真是寒乞相,嘴角不禁浮起一丝冷笑。
酒过三巡,铁保珊提出行酒令。酒令叫做“飞红令”,各人说一句或两句古人诗词,要有“飞、红”二字。他先说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下面有说“一片花飞减却春”的,也有说“桃花乱落如红雨”的。到了程雪门,他说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家先是愕然,接着就哗然了:
“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如何是红的?”
“杜撰!杜撰无疑!”
“罚酒!罚酒!”
程雪门正无地自容,忽听得金冬心放下杯箸,从容言道:“诸位莫吵。雪翁此诗有出处。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用于今日,正好对景。”他站起身来,朗吟出全诗: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家一听,全都击掌:
“好诗!”
“到底是冬心先生!”
“不想程雪翁如此博学!佩服!佩服!”
程雪门哈哈大笑,连说:“过奖,过奖!”
铁保珊拈须沉吟:这是元朝人的诗么?
金冬心真是捷才!出口成章,不动声色。快,而且,好!有意境……
第二天,一清早,程雪门派人给金冬心送来一千两银子。收了银子,金冬心叫陈聋子:“把这灯收到厢房里去。”刚提起灯,金冬心又叫住他:“把这个——搬走!”
他指的是堆在地下的《随园诗话》。
陈聋子抱起《诗话》,走出书斋,听见冬心先生骂道:“斯文走狗!”
陈聋子心想:他这是骂谁呢?
(有删改)
钱塘金寿门先生农客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日,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先生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次第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座哗然,笑其杜撰。先生独曰:“此元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恭切。”众请其全篇,先生诵之曰:“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以先生博洽,始各叹服。其实乃先生口占此诗,为某商解围耳。
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馈之。
请分析两篇文章在写作意图上有何不同?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 , 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慎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觅得,乃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 ?”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客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孙登传》
①窃闻郡县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
②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1小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 ,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③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迢递:形容山峰高远的样子。
五、情景默写(共1小题)
六、选择 简答(共1小题)
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算起,用汉字记录的汉语书面语,已经有350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在汉语书面语里, ① 。但这种局面在100多年来发生了变化。在今天的汉语书面语里有三种不可或缺的成分都是外来的,分别是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标点符号。
阿拉伯数字源于印度。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被欧洲人称作“阿拉伯数字”。它在我国的应用则大概始于辛亥革命。为了规范汉语书面语里数字的用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部委,于1987年1月发布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995 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根据《规定》,汉语书面语在下列情形一般要用阿拉伯数字:统计表中的数值;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计量数;代号、代码和序号;等等。
拉丁字母源于塞姆字母(或翻译为“闪米特”)。塞姆字母是由公元前20世纪居住在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塞姆人,在古代埃及圣书字的基础上,吸收吉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的原理创造的拼音文字。塞姆字母的一支演变为希腊字母,传到罗马帝国就成为了罗马字母。在罗马帝国时期,因为它被用来书写拉丁语,所以也叫拉丁字母。明朝万历3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把拉丁字母带到了中国。清朝末年,西学东渐, ② 。在今天,汉语书面语已经无法拒绝拉丁字母。
传统的汉语书面语里只有句和读两种符号,但 ③ , 要由读书人一边读一边加上去。到了近代,白话文的应用日趋广泛,于是引进西方的标点。1918 年《新青年》正式开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1990 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公布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包括16种标点符号。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略加调整而成。
七、材料作文(共1小题)
有人说:“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就是你的格局。”
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对“格局”的思考和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