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 (mí)裳      玉(diàn)     神(yù)     鸿雁长飞光不渡 B . 隐(qī)    地(chì)     渔(jiāo)    一夜飞度镜湖月 C . 雪(xiàn)     舟(piān)       水(lǜ))      乾坤日月浮 D . 洲(tīng)    旅(jī)        修(qì)        凭轩涕泗流
2、下列各组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俨然  迷惘 度长挈大 飞湍瀑流争喧豗 B . 骐骥  巉岩   放诞不羁 巫山巫峡气萧森 C . 嗜好   藻饰 踌躇满志 环佩空归夜月魂 D . 杜撰  寒喧   潦倒落魂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沙龙,大家在一起品香茗,说时事,论作家,谈作品,唱京戏,弹古筝……每个人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 B . Google公司总裁为了让骨干员工在公司里工作得更加舒心,允许他们带孩子和宠物来上班,有人认为这种管理方式简直不可思议 C . 刘老师的古代诗歌选修课非常吸引人,他在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那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宁静优美的意境。 D . 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杨秀丽对赛场观众的欢呼呐喊充耳不闻 , 始终保持平稳的心态,最终夺得该级别季军。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标题有“留别”二字,因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准备去吴越前夕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又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B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同时将宇宙人生进行对比:人有死生,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却是长照万古。 C . 苏轼的《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云变幻,由此可见作者面对仕途失意的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的心境。 D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是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同时更是诗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自我写照。
5、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鉴赏,阐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一首吊古伤今的诗。作者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B .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虽然流露出作者某些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但更表现出作者坚决不向权贵妥协的气概。 C . 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五言诗,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诗人对整个从军过程做了详细地描写,比如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等。 D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得顶峰”。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营造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6、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 .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以人的灵性,描绘出了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更以悲悯的柔光追随着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 C . “卷不去”“拂还来”的不只是月光,更有化不开遣不散的相思之愁。 D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不动声色地将典故化到春天滨江景物之中,用典笔法可谓了无痕迹。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牧,字牧之,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的辋川别墅,世人称其“杜辋川”。 B . 《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八书、十表。 D . 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8、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B . 王勃,与杨炯、王维、骆宾王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C . 杜牧是唐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锦瑟》等。 D .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代表作有《扬州慢》等。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由于俄彼尔姆市夜店违犯消防条例使用劣质烟火制品,使得夜店发生大火,酿成大祸。 B . 中国国奥队在东亚运动会男足小组赛中,以0-3不敌韩国队,搜狐记者探访了输球的国奥球员感到内疚与羞愧。 C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D人类如果从地球上突然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10、下面诗歌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琵琶行》以叙送别事起笔,中间交叉着描述与抒情,最后以叙事结尾。这实际上是一种首尾照应的圆型结构,体现了一种结构上的对称美。 B .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明明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作者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C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化用了东晋祖逖北伐抚摸当年亲手种植的柳树落泪的典故,辛弃疾感叹时光飞逝,韶华易逝。 D . 姜夔的《扬州慢》写于金兵南侵后,姜夔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

二、诗歌鉴赏(共4小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2、阅读《旅夜书怀》,完成后面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句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所寓含的深刻情感?

3、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话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回答。

(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词中的意象作简要回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菩萨蛮  塞上秋望

清  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

(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是诗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下面的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似、相互映照的画面,请根据对第一个画面内容的描述续写第二个画面。要求:想像合理,不超过40字。

题都城南庄

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一个画面:去年今日,诗人和伫立在桃树下光彩照人的少女不期而遇,少女凝睇含笑,诗人目注神驰。

第二个画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