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三校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二、选择题组(共1小题)
(甲)作为“诗的三部曲”终章 (前两部分别为《如雾起时》、《化城再来人》),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日前上映。猫眼电影的购票评分榜数据显示,该片以9.3的评分荣膺评分榜的前列。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难于看懂”的电影。片中多次出现了呢喃般的影音,叶先生如游吟诗人般对格律的吟诵,唐诗,宋画……(乙)叙事整体看似在时间线上从人物幼时讲起,但又总是以诗词间隔。这当中有古诗,也有新诗;有已亡人的旧篇,也有叶先生的自创。这种材料组织方式让影片的空间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领会的难度。前一段还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琐事的描写,后一段却是意味深长的言此及彼。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很像没有脚注的文章。这是对观者的挑战,也是其作为文学纪录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丙)这不是一部标榜与赞美为传扬中国古诗词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叶先生的传记片,而是一首电影诗——以叶嘉莹的人生轨迹为蓝本、用声画为媒所作的电影诗。和无数的璀璨诗篇一样,它永远无法一时间尽悟,但是每每捧卷,都是一次新的生命淬炼。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海明威是驾驭叙事艺术的高手,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不在于他写了什么,①。他在欧化文风上有较大改变,写得短而精,少而含蓄,叙述隐蔽而不晦涩,又打破了作者全知叙事的格局,②,从而削弱了作者的权威性,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他在叙事语言上同样有较大超越,写得平淡而不贫乏,朴素而不干巴,尽管也都使用美国日常词汇,却字字珠玑。海明威③为美国文学平添了一道绝美的风景线。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小题)
材料一:
“万物可直播,人人齐带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直播带货”成为中国独特的消费盛景,也成为外媒争相关注的热点。
“‘直播带货’在中国有着高达万亿元的市场。”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在中国,作为应对疫情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人员对直播的使用皆出现了快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预计将增至5.26亿人,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将达9160亿元,约占国内网络零售规模的8.7%。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疫情期间,中国的直播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平台。随着“直播带货”消费模式的兴起,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并且加快了实体商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日本广播协会(NHK)的报道称赞“直播带货是中国人在困境中的创新之举,是他们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美联社报道称,电商直播在中国的流行或许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商们可以考虑把电商直播作为新的销售方式。
(摘编自贾平凡《“直播带货”助力中国经济复苏》,《人民日报》2020年6月29日)
材料二: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销售模式,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实现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商品价格。当前,疫情对各消费行业冲击的时间跨度很难准确预测,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逐步发生改变。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网络平台正积极布局直播、社群营销等线上新零售。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供应链也变得日益完善,在专业的组货、仓储管理、配送团队配合下,消费者最快一天就能收到货。
直播带货异军突起,不仅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也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疫情之下,直播甚至成为一些行业启动复工的钥匙。众多房企项目都在直播间开展“云卖房”,一些购物中心的手表、珠宝、服饰、化妆品商家都开通了直播间,有的商家销量因此飙升数倍。一些地方政府正着手推动直播电商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
直播带货正在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及公众人物参与,线上直播销售正步入常态化并形成新趋势。互动性强、亲和力强和消费黏性强的直播带货,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行业看到了新机遇。直播带货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正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摘编自樊大彧《让直播带货成为经济转型新突破》,《新华网》2020年4月26日)
材料三:
从本质上说,“直播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让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有着更高的信任度;而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又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新鲜的购物体验,这样的特性更容易吸引用户,但也更容易藏匿问题。比如,一些主播在“选品”时,只对产品“好不好卖”进行预判,却对产品质量疏于把关,甚至为博人眼球、提升销量,夸张表达、使用“极限广告词”等引导消费者冲动消费;一些平台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不完善,一旦产生消费纠纷,后期退换货就难以保障;一些商家在售卖伪劣商品后,即采取下架商品、拉黑用户等手段,导致购买者陷入维权困境……如此种种,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伤害的是直播经济的未来。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人民日报》2020年6月16日)
材料四:
毋庸置疑,带货直播是趟“快车”。可“翻车”的次数多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就磨没了,最终难免招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因此,对这一新兴行业做出规范监管很有必要。今年以来,有关部门接连出手,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文件,对带货直播中的“翻车”因素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意见,让这趟“快车”不再任性疾驰于毫无规范的“野路子”上。
规范好直播带货,关键在于规范带货主体——平台和主播。当前,大多数商家只是把直播视为销售手段,并未真正把直播纳入自己的商业生态。因此,主导直播带货的平台和主播也容易将自己代入销售方的身份,且享受“一锤子买卖”——只要卖出去便算完成任务,哪管产品质量如何,哪管你退不退货。因此,很多时候,平台和主播只负责确定产品和直播流程,对产品的质量并未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把关。
带货主播作为广告推介、广告代言人的角色,理应对消费者负责,岂能“只卖货,不管货”?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除了向商品卖家直接索要说法或赔偿,也可以要求主播担责。同时,平台方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审查义务。只有让这些“司机”或在“发车”前先感知肩上压力,或于“翻车”后担起责任,方能令其警醒,谨慎“驾车”,重视对选品的质量把控和相应的售后保障。唯有让带货者有约束、有痛感,才能让直播带货不脱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发展。
(摘编自许晓芳《直播带货“翻车”,“司机”岂能一走了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小题)
取景框(节选)
(美)雷蒙德·卡佛
一个没有手的男人上门来卖我家房子的照片。除了镀铬的铁钩子外,他和一个五十左右的普通男人没什么差别。
“你是怎么失去双手的?”他说完他想说的后我问道。
“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他说,“你到底要不要这张照片?”
“进来吧,”我说,“我刚做了咖啡。”
我还刚做了点果冻。但我没有告诉这个男人。
“也许我要用一下洗手间。”没手的男人说。
我想看他怎样端住一个杯子。
我知道他怎样拿住相机。那是一架旧的宝丽来,很大,黑色的。他把它绑在皮带子上,把皮带从肩膀上绕到背后再绕回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相机固定在胸前。他会站在你房前的人行道上,从取景框里找到你的房子,用他的一只钩子按一下按钮,你的照片就会蹦出来。
我一直站在窗户后面观察,明白了吧。
“你说洗手间在哪儿?”
“往前,向右转。”
弯腰,弓背,他把身子从皮带里脱出来。他把相机放在沙发上,又把外套扯扯平。
“我不在的时候你可以看看这个。”
我从他那儿接过照片。
照片里有草坪的一个角、车道、停车棚、前门的台阶、飘窗和厨房的窗户,我就是从那里观察他的。
那么,我为什么要一张这场灾难的照片?
我凑近看了看,发现了我的头,我的头,在照片中厨房的窗户里。
这让我想开了,以这种方式看见自己,我可以告诉你,这让一个男人思考。
我听见冲厕所的声音。他沿过道走来,一边微笑一边拉拉链,一只钩子拉住皮带,一只钩子往里面塞衬衫。
“你觉得怎样?”他说。“可以吗?我个人认为照得不错。我能不知道这个吗?说实话,这事得靠专家来做。”
“咖啡在这里。”我说。
他说:“就你一个人,是吧?”
他看着客厅。他摇了摇头。
“太难了,太难了。”他说。
他在相机旁边坐了下来,往后靠时叹了口气,笑起来的样子像是知道了什么但又不想告诉我。
“喝你的咖啡。”我说。
我在想着怎么开口。
“有三个孩子来过这里,想帮我把门牌号漆在路缘上。他们要一块钱。你大概不做这样的事情吧,做吗?”
这话有点不着谱。但我仍然注视着他。
他装模作样地往前倾了倾身子,杯子平衡在他的钩子之间。他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我一人做事,”他说,“从来都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你在说什么?”他说。
“我是想看看这些事之间有什么联系。”我说。
我头疼。我知道咖啡对头疼没什么用,但果冻有时会有点帮助。我拿起了照片。
“我当时在厨房,”我说,“通常我在屋后呆着。”
“经常发生,”他说,“他们就这么站起身来走掉了,是吧?现在你找上了我,我一人干。怎么着?你要这张照片吗?”
“我要。”我说。
我站起身并端起杯子。
“你当然会要的,”他说,“我,我在市中心租了个房间。这没什么。我坐公交车出来,把周围的活都做完后,就去下一个城市。你明白我说的了吗?嗳,我曾经有过孩子。和你一样。”
我端着杯子等着,看着他从沙发上艰难地站起身来。
他说:“是他们让我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仔细看了看这副钩子。
“谢谢你的咖啡和让我用洗手间。我很同情。”
他举起又放下他的钩子。
“告诉我,”我说,“告诉我价钱。再给我和我的房子照几张。”
“没用,”这个男人说,“他们不会回来了。”
但我帮着他把皮带绑上。
“我可以给你个好价钱,”他说,“一块钱三张。再低的话,我就要赔本了。”
我们来到外面。他调整了一下快门。他告诉我该站在哪里,我们就开始了。
我们绕着房子走。有板有眼的。有时我向侧面看,有时我看着正前方。
“很好,”他会说,“非常好。”
我们围着房子转了一圈,又回到房子的前面。
“二十张了。够了。”
“不够,”我说,“上房顶。”
“天啦,”他说,“你现在来劲了。”
我说:“全部的家当。他们搬了个精光。”
“看这!”男人说,又举起他的钩子。
我进屋里搬了一把椅子。我把它放在停车棚下面。但够不着。我又拿来一个木板箱,把它放在椅子上面。
在屋顶上呆着感觉还不错。
我站起身来四处看了看。我挥挥手,没手的男人挥了挥他的钩子。
就在这时我看见了它们,那些石头,它们让盖住烟囱口的铁丝网看上去像是一个石头的鸟巢。你知道那些孩子。你知道他们怎样把石头往上扔,希望把一块石头丢进烟囱里。
“准备好了吗?”我喊道,我捡起一块石头,等着他在取景框里找到我。
“好了!”他喊道。
我让手臂向后伸,大叫一声:“开始!”我尽全力把那个狗日的扔得远远的。
“我不知道,”我听见他在喊。“我不搞动态摄影。”
“再来!”我尖叫道,捡起另一块石头。
(有删节)
(注)①雷蒙德·卡佛,“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是美国文坛上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夏严二相
[明]江盈科
世庙①时,夏桂洲讳言、严介溪讳嵩俱江右人,两公次第入政府,而夏为先辈。夏负气自豪,见谓凌一世,然节目疏阔,盖君子人也。严则内险外柔,深中叵测。初拜相时,其子世蕃犯赃,有左验②,为言官所持。夏时谋急击严,严知之,乃父子俱谒夏,赂门者径造榻前,跪而自诉,气甚下,卑词哀恳,桂洲以为能屈己也,置不击。严自是心颔夏,思有以中之。后夏以香叶巾忤旨,被逐家居,已而复起入相。严乃日伺其短,冀于一逞,而夏竟不之觉。时人为之谣曰:“夏桂洲正好休时不肯休,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又曰:“严介溪人可欺天不可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后夏果为严所中 , 与曾铣同戮于市。
夫严之甘心于夏,三尺童子皆知之,要于桂洲再入为相,则亦有自取之道矣。余闻桂洲微时遇一僧隐龙虎山,僧一日语侍者曰:“为我治斋,明日有相国来谒。”次日桂洲谒僧时,犹青衿耳。侍者问僧曰:“安所得相国?”僧曰:“夏生是已,二十年后当为相国。”已果然,夏以故甚敬僧。及再入相,又往谒僧,僧卧榻不起。桂洲曰:“某此来与上人作别,奈何不一见?”僧曰:“我头疼,若起来,头如欲断。”盖逆知桂洲之不能免,而桂洲不悟,竟复起见戮,如僧所云。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氏之言,岂欺我哉?非独桂洲,亦非独僧能知桂洲也。宋时寇莱公功盖一世,位极人臣,隐士魏野作诗遗之曰:“好去上天辞宰相,却来平地做神仙。”而寇犹假天书干进 , 竟放逐以死。乃知少伯、子房真天外冥鸿,不可易及。
(选自《雪涛小说》)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居南京五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会廷议更修《宋史》,辅臣请留嵩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及夏言入内阁,命嵩还掌部事。嵩科第先夏言,而位下之。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帝以奉道尝御香叶冠,因刻沈水香冠五,赐言等。言不奉诏,帝怒甚。嵩因召对冠之,笼以轻纱。帝见,益内亲嵩。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
(选自《明史·严嵩传》,有删改)
(注释)①世庙:明嘉靖帝为其父兴献王朱祐杬所立之庙,此处借代嘉靖。②左验:见证人,亦指证据。
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
①严乃日伺其短,冀于一逞,而夏竟不之觉。
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氏之言,岂欺我哉?
七、古代诗歌阅读(共1小题)
云中至日
[清]朱彝尊
去岁山川缙云岭,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日至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注]①云中,地名,和诗中的白登台、雁塞(雁门关)均在今山西境内。②缙云,地名,在今浙江境内。③龙堆,即白龙堆,新疆南路的戈壁沙漠,这里泛指塞外沙漠之地。
八、名著阅读(共1小题)
材料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九、句子默写(共1小题)
十、材料作文(共1小题)
对于“界”的认识,有人说,心有底线,守住边界;也有人说,科学无界,大爱无疆;还有人说,人无高下,界有高低,当自我修持。
你如何认识“界”?对于“界”之有无、高低,你有怎样的思考?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