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不忘本来——表明了中华民族秉持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意识。中华民族有着从未断裂的几千年文明史,有着各个时代的优秀文艺传统,有着中华美学精神和美育传统,更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传统……我们理应从历史纵向上充满自信地“各美其美”,学习继承好先辈为我们创造的丰富文艺遗产。( ),在“不忘本来”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古为今用。
吸收外来——彰显了中华民族放眼世界、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胸怀与气度。我们尊重人类文艺的 △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同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一样。我们要深信,中国人民的文艺情怀与各国人民 △ , 交流促进繁荣, △ 推动发展,共存才百花齐放。
中华文艺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从时间上,我们要不忘本来,各美其美,坚守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中华美学风范,弘扬中华美育传统;从空间上,我们要吸收外来,美人之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我们的文艺才能既“立地”——深深扎根于脚下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大地,接住地气、增加底气、注入生气,又“顶天”—— △ 地把世界各国的优秀艺术尽收眼底,学习借鉴,从而为不断实现“两创”奠定坚实基础,在世界文艺交流互鉴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揭穿美方18个谣言画皮
疫情肆虐,人命关天。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全世界都应该携手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不把精力放在抗击疫情上面,却费劲心机“甩锅”中国,编造了各种匪夷所思的谎言。一时间,谎言、谣传和阴谋论甚嚣尘上。来看看新冠肺炎疫情中关于中国的18个最常见谣言和事实真相。
谣言1:“中国是病毒源头,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
真相:新冠病毒源头尚未确定,病毒命名不得与特定国家相联系
新冠病毒源自何处,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应由科学家而非政治家来解答。历史上最初病例的报告地往往不是病毒来源地。医学期刊《国际抗菌剂杂志》刊文称新冠病毒2019年12月底已在法国传播,且该病例与中国缺乏关联。世卫组织指出,“各国科研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新冠病毒来源”,因此新冠病毒最先出现在哪里尚没有定论,有多种可能。
关于病毒命名,世卫组织早在2015年就出台人类传染病和病原体命名相关建议,指出应避免使用地名、国名和人物、动物名称及可能引发恐慌的概念。今年2月,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冠肺炎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许多西方主流媒体报道,由于将亚裔群体与新冠病毒不当关联,美国亚裔面临严重排外情绪,屡屡受到种族歧视的骚扰和攻击。英国《自然》期刊4月连发三次社论,对错误地将新冠病毒与武汉和中国关联在一起道歉,呼吁立即停止新冠病毒污名化,避免将病毒与特定位置相关联的不负责任行为。
谣言5:“中国早期隐瞒疫情导致疫情在世界蔓延”
真相: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了信息
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医生第一时间报告其接诊的3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情况。这是中国地方部门首次报告可疑病例。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三天后,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当天,中国向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通报了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信息。对中国医生和卫生部门在流感季节迅速发现新冠病毒,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首席科学家斯瓦米纳桑在《柳叶刀》撰文表示高度赞赏。
需要指出的是,新冠病毒是新发现的病毒,在疫情初期,几乎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科学依据,证明这种新型病毒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大流行病。正如钟南山院士在1月20日接受采访时所说,“疾病有时对它的认知有个过程,现在检测能够比较快地检出来;专家在研判的过程中,以前是国家部门严格地鉴定以后才可以,现在两次检测有阳性就可以定。新发疾病在早期是有一个过程的。”
2020年1月3日,中方开始定期向世卫组织、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中国自始至终公开、透明、及时、负责任地应对、通报疫情,世卫组织称赞“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谣言8:“中国在确诊和病亡等疫情数据上造假”
真相:中方数据完全公开透明,数据低是因为防控严
中国全国的确诊和死亡病例数为什么较低?这要归功于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感叹:“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4月17日,武汉市订正确诊和病亡人数,美国一些政客借此指责中国掩盖了前期大量病例的证据。孰不知,订正数据是国际通行做法。其他一些国家也在不断对疫情数据进行订正,美国自己也在不断订正。武汉市按照有关规定,经过仔细排查核对,主动订正有关数据,是中国秉持公开、透明、负责任原则的力证。
事实上,中国战疫过程全程公开,从1月起,中国每天公布确诊病例、病亡人数、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人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指出:“中国没有隐瞒数据,世卫组织赴华专家组展开的多项考察都可以证明。”耶鲁大学教授克里斯塔基斯也表示,自己的论文结果证实了中国病例数报告的准确性。
谣言12:“中国对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负有责任”
真相:要求中国为疫情负责、赔偿,于法无据、于理不通
疫情是天灾,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受害者。突发大规模流行疾病是世界公共卫生事件,不存在所谓疫情首发国的“国家责任”问题。对于所谓“中国负责赔偿论”,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质问:“2009年H1N1流感首先在美国确诊并大面积暴发,蔓延到214个国家和地区,导致近20万人死亡,有谁让美国赔偿了吗?”
国际上没有哪条法律支持向首先报告疫情的国家追责,中国的防疫抗疫行为也没有违反任何国际法。在这次疫情中,中方国际通报的渠道快速、及时、公开、透明,采取的诸多防控举措也远超《国际卫生条例》要求。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索赔说法令人“毛骨悚然”,不可接受。
谣言15:“中国对外抗疫援助只是为了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
真相:中国对外抗疫援助是投桃报李,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中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难的时刻,国际社会给了我们宝贵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对外抗疫援助既是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更是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
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方支持帮助,巴基斯坦总统、塞尔维亚总统、意大利总理、欧盟委员会主席等都以各自的方式,对中国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非洲联盟发表声明,南非和津巴布韦总统分别发表讲话,感谢中方对非洲国家抗疫的大力支持,称中方援助是真正的友谊之举,为全球抗疫合作树立了榜样。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15日社论“揭穿美方18个谣言画皮”》
材料一:
“宅经济”就是“宅”在家里的经济。在日本,特定群体的消费内容和模式不仅定义了一种居家消费文化,也直接推动了动漫、电子游戏及衍生产业的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人们希望借助远程办公摆脱通勤之苦。如今,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大众消费和工作模式发生根本转变,以往集中化的消费及工作被远程在线、分布式、个体化的模式所取代。至此,“宅经济”进入数字化时代。
居家消费中,网上购物火爆。据预测,2019—2023年全球在线餐饮外卖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5%。远程办公市场同样可观。据调研,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4的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有部分时间远程办公,对亚太地区的受访者而言,这一比例更是高达37%。
技术是驱动“宅经济”持续増长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打破物理空间界限,使得距离不再是问题。技术与产业相互作用,巨大的需求催生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变革,产业的发展则进一步促进技术优化和成熟。
“宅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挑战。企业需要平衡用户体验和效率之间的矛盾,避免因协同不足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日趋成熟,效率制约因素逐步消减,“宅经济”也将更受欢迎。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宅经济”进入数字化时代 居家工作日趋流行》)
材料二:
买菜靠配送、看病靠在线问诊、上课靠网络直播、健身也远程……疫情影响下,大家自觉“宅在家”,带火了一批“宅经济”业态。
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快速増长,一类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比如生鲜电商、在线医疗。此次疫情让生鲜电商脱颖而出,巨大的需求刺激销售暴涨;对疾病的担忧,去医院的风险,疫情带来的多重焦虑让很多人选择了新的途径——网上问诊。还有一些属于相关行业的自救叠加需求,比如在线教育、直播健身等。疫情期间,线下培训班全部停摆,借由延迟开学,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以“停课不停学”的名义迅速推出了免费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补救了学员流失等帯来的巨大损失。
疫情过后,这些行业的火爆还会持续吗?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生活、工作逐步恢复调整,一些“宅经济”业态难免会有所降温。但此次疫情促使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也进一步培育了线上消费习惯,相关行业需要进一步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将疫情期间的流量变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宅经济”是昙花一现还是有更大増长空间?》)
材料三:
面对这段“静默期”,实体门店纷纷开始在艰难中寻求“自救”,借助“宅经济”占位突围,并慢慢恢复元气。
疫情的冲击,让实体商家们开拓了线上渠道。一位服装业商家努力将线下实体由最大限度地“搬”到线上,通过“直播帯货”加“微信群秒杀”的销售模式,短短数天卖出去了1000多件衣服,并把店里的库存销售一空。餐饮业则在变换着经营模式,提供更优的服务,饭店由“聚餐”变“送餐”。某实体火锅店在疫情期间推出外卖订餐,为了方便食客过把“火锅瘾”,他们还提供电热火锅。市民一个电话,他们把饭菜送到家中。
同时,也出现了有社会担当的单位、企业打造网上平台助商家“过冬”。疫情爆发以后,某传媒集团很快便推出“蔬菜同城免费配送”活动,包含蔬菜、瓜果、肉类、调料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以方便宅在家中的市民群众。该集团还依托自身的微信公众平台, 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商家提供帮助,当日推出“饭店免费入驻平台,市民点餐免配送费”的两免活动,一时间商家纷纷入驻。
(摘编自《处在寒冬里的实体经济借助“宅经济”占位突围》)
毛猴的大树
徐国平
出事那天上午,全村的人正兴高采烈地挤在村委大院,个个蘸着唾沫,起劲地点着分到手的钞票。
谁也没注意到毛猴。
其实,毛猴一早就从大喇叭里听到消息,开发商要发放树木补偿款。他却没有一丝兴奋,也没像老婆那样急三火四地撅着屁股朝村委跑。
毛猴慢吞吞地扒拉了几口早饭,就耷拉着脑袋出了家门。
村外已变得十分旷阔,没有了在晨风中梳理绿云的的大树,没有了鸟儿的啼鸣,整个村野像是被掏空了心脏,干瘦苍凉。毒辣辣的日头,一时晃得毛猴有些头晕眼花,双腿发软。
最近这些日子,他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毛猴的这种心态,是从村外那些大树被伐倒后出现的。
毛猴很小就离不开大树。他生就一副瘦小骨肉,伙伴们小瞧他,就连村里的小猫小狗都欺负他。有一回放学,一条恶狗死劲地撵他,他吓得哭爹喊娘,没命地逃,伙伴们一旁看笑话。最后,他见路边一棵大树,被逼无奈,使出吃奶的力气,手脚并用噌噌爬上了树梢。恶狗徒劳地围着大树汪汪叫了几声离去。眼瞧着树下一个个扯着鸭脖目瞪口呆的伙伴,毛猴突然产生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兴奋。还有一次,毛猴骑在树头上,咔嚓一下把树梢压折了,整个人从十几米高的大树摔下。伙伴吓个半死,毛猴却从土窝窝里爬起,竟然筋骨无伤。
那时,村外四周大树极多。当地有个风俗,伐树前要在最高的的树梢上挂一块红布,然后用锯斧解下树头。毛猴便有了用武之地,一年四季总有人请,好吃好喝,另有赚头。没想到会爬树也是挣饭吃的一行。邻村一老木匠还托媒上门,把小闺女嫁给了毛猴。毛猴整天乐呵呵的。
毛猴爬树最喜上面有鸟窝的树。每到树顶,他就先把手伸到鸟窝里,摸摸是不是有鸟蛋,若有,就把那蛋在门牙上一碰,仰脖子喝干。他说鸟采五粮之精杂草之华,饮天之露,喝了它们的蛋长寿呢。他更喜欢登高后的眺远,白云在上,鸟雀比肩,纵横的河流在下,连土地上高大的房子都显得矮小了,自己就有了冲天豪情。
后来,大树越来越少。一年当中很少再有人请他爬树了。一想到站在树梢上的快意,他就激动得心颤,他想就是没有人请,自己也得找棵大树爬上去,掏几个鸟蛋,亮亮腔,活动活动身子骨。只是,出了门,一连走了几十里地,都看不到一颗直刺云天的大树。他沮丧极了。
打那以后,毛猴就疯了似的买树苗,然后,没日没黑地在自家地里挖坑栽树。恨不得一夜间,那些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正当树苗碗口粗,村里所有的地,却被乡政府卖给了开发商。自然,那片树苗要补偿大笔钱。毛猴老婆的嘴都笑裂了,拿毛猴当财神一样供着。村人自然眼馋,纷纷也在各家地里,杂七乱八插了一地树苗。
毛猴却很气恼,连着骂了几天几夜开发商的娘。
毛猴想着想着,就一跺脚搭上了一辆进城送民工的三轮车。
劳务市场上,来招人的包工头问毛猴,有啥特长,毛猴说,会爬树。
一阵哄笑后,包工头便带着毛猴来到一个建筑工地,安排他干架子工。这活儿跟爬树一样,毛猴毫不怯生,一攀上架子,浑身顿时就来了精神。
半晌,天空有些灰蒙蒙的。毛猴感到有些压抑,便摘下安全帽。
可偏在这时,发生点意外,随着吧嗒一声,安全帽上遍是蛋汁和碎壳,竟是个鸟蛋,蛋汁也迸溅了他一脸。毛猴一惊,忙仰脸往天上看,只见一群鸟儿在他头上飞过。他纳闷不解,这鸟怎么飞着飞着就下起蛋来。随后,他环视了一下脚下的城市,光秃秃的竟然没有一颗大树,更没见到一个鸟窝。
毛猴不由得为这群无处栖身的鸟儿,仰天长叹。
猝然,一只鸟儿盘旋着又朝他头顶飞来,一声凄厉的啼鸣过后,就见一枚鸟蛋,清楚无比地坠下。
毛猴惊喜万分,慌忙侧身举起安全帽。就在他全神贯注接住那个鸟蛋时,熟料,自己的整个身子却离开了脚手架。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大鸟,急速地向下坠落着。这种感觉好久没有了,就像先前自己从一棵大树上落下来一样。
只是,当他轰然落地,骨碎筋断,才感到再也没有先前那么幸运了。透过模糊的视觉,他最后望了一眼身边的安全帽,那枚鸟蛋在里面竟然安然无恙。
毛猴微笑了一下,闭上了眼。
(选自《短篇小说》,有删改)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武帝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高祖有奇表,深自结纳。及高祖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于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高祖深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谔性公方,明达世务,为时论所推。上谓群臣曰:“朕昔为大司马,荷重任,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庶于国事有济。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谔上书曰:“臣闻追远慎终,民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朝臣之内,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兹,实损风化。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五品以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此也。
谔又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上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多矣。
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曷若明告天下,事业污杂,非敦本之义。遂奏高祖,约遣归农,有愿依旧者,所在州县录附市籍,仍撤毁旧店,并令远道,限以时日。正值冬寒,莫敢陈诉。谔因别使,见其如此,以为四民有业,各附所安。逆旅之与旗亭,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于理不可。且行旅之所依托,岂容一朝而废,徒为劳扰,于事非宜,遂专决之,并令依旧。使还朝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
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甚有惠政,民夷悦服。后三岁,卒官。
(选自《隋书∙李谔传》,有删节)
①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庶于国事有济。今此事业,谔之力也。
②使还朝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释】①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毛泽东读到这则“棺材田”变丰产田、“寡妇村”变幸福村、枯木又逢春、百姓得新生的报道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②“人遗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人遗矢”用廉颇故事写出人体弱多病的状态。
五、情景默写(共1小题)
六、语言表达(共2小题)
读诗、讲诗有三个层次。。比如李商隐无题诗到底说些什么,你可能不懂,可是你一读,觉得它意象很美,声音也很美,这就是你对一首诗的直觉感受。第二个层次是知性的、理性的,即考察一首诗的历史、背景、思想。第三个层次则完全从读者接受角度来读,我们对一首诗的诠释不一定是作者原来的意思。意大利学者墨尔加利就曾经提出来一个术语“创造性背离”,即我们对一个作品的阐释有自己的创造,。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古人写爱情的小词说明“成大事业大学问”三种境界,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当你在读诗或词时,不仅探讨作者原意,。
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吖啶、荧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杀虫作用。70年代,约荷等人又研究了卤代荧光素对家蝇的光动力作用,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研究中人们发现,一些物质平时并没有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在光诱导的作用下,会变得有毒,从而对家蝇、大蚁、象鼻虫等害虫起到毒害作用。这些物质还具有在自然界迅速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特性,因此很适合制成农药。近年来,光活化农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光活化农药是。
七、材料作文(共1小题)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近年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境界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人在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之时,似乎不懂审美,或者对“美”麻木和淡漠了。正如画家吴冠中先生所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些人甚至美丑不分、以丑为美。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同学不理解美育,不懂得审美。有的说:“我们学习这样忙,哪有时间欣赏美?”有的说:“考上大学主要靠智育,审美能力的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啊!”也有的说:“人无德不立,只要品德好,就能拥有一切。”此外,我们身边还有一些其他不重视美育的现象。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
①作为《美好时代》杂志的一名高中生读者,给栏目编辑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判断与思考,传达中学生的心声。
②针对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认识与思考?以文体委员“李明”的身份为主题班会写一篇“倡议书”。
③在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开幕式上,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为此写一篇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