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小题)
①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尤其是《国风》)和战国时期楚国诗歌(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风格的诗歌传统的先河。后来,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声韵调分析方法的引进,南北朝诗人在声韵格律上的讲究和艺术经验的积累等,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李白和杜甫,都是站在前人搭好的台子上的诗歌巨人。
②李白杜甫生活的时代的文艺政策,由唐太宗奠定,是无比宽松的。诗人们写什么、怎么写,朝廷不加任何限制,没有任何要求。讥讽皇家奢靡、批评朝政、批判制度、揭露社会黑暗、鞭挞官吏贪婪,都不会惹祸上身。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众多皇帝后妃、王公将相加入作诗者行列,诗歌是唐朝最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等文化环境因素,使得诗人能够成为当时社会耀眼的明星,给予他们必要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可以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动力。唐朝对外开放,外国商人、文化人云集长安,使得诗人们眼界开阔,心胸广大;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这些又使得诗人们的作品更加大气隽永,传之久远。太平日久,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空前富足,“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这使得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唐代诗人少年时代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代能到处游历,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精神世界。
③个人方面,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广为人知。有诗为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就是给许多人留下潇洒飘逸印象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是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的。从《古风》(其一)中可以略见一二:“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④当然,原因远不止这些,但是,李白杜甫只有两个。理论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必然性。
⑤当今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许多方面的条件(例如交通、旅游)远比唐朝要好,但仍然未能出现李白杜甫那样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材料一:
近些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干扰课堂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加之青少年近视率的居高不下,使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到手机上。是全面封禁还是合理引导,是刚性约束还是柔性管理?围绕权利与秩序、规定与情理、被动与自觉,小小的手机引出困扰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大课题。在国际上,尽管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进行立法尝试,但并未完全达成共识。是因势利导还是一禁了之,成为考验学校和教师理念与智慧的考题。
应该看到,数字化、智能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但心智尚未成熟、自制能力仍相对较差的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参半。其利,一目了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学生借由智能手机可便捷地获取各类资讯。教、学、评、测等环节均可基于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及时完成,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其弊,也清晰可见。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成了校园里的“低头族”,分散了注意力、干扰了教学秩序、影响了视力和身心健康。更为严重的,还有部分学生因沉迷网络世界导致心理疾患,或受不健康内容的诱导误入歧途。
(摘自赵婀娜《用“教育思维”管好校园手机》《人民日报》2019年2月25日)
材料二:
针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早在2007年就已上线。2009年,“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开始在中国境内生产的电脑上预装;2011年,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启动。此外,《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等法规,也对游戏实名制、防沉迷系统做了具体规定。
一些大型游戏厂商近年来也开始尝试利用人脸识别、强制公安实名校验、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提醒、“宵禁”等技术手段,对未成年用户游戏行为进行管理。
腾讯未成年人保护项目负责人、腾讯互动娱乐用户平台部总经理郑磊介绍说,目前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大致分两大产品线:一是游戏健康系统,该系统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在所有腾讯游戏产品中监测、管理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如13岁以下用户每天限玩1小时,每天21时至次日8时之间禁止玩游戏,13岁及以上未成年用户则每天限玩2小时等。二是成长守护平台,围绕“家庭守护”“师生互动”“自我管控等推出相关的游戏管理产品和工具,邀请家长、老师共同了解孩子游戏行为,商量控制游戏行为方案。
(摘编自彭训文《上线运行12年,“疏堵结合”咋实现?》,《人民日报》2019年7月1日)
材料三: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网络游戏更是特别容易让人上瘾。对于自觉性和自制力尚很差的中小学生来讲,尤其容易着迷,因此必须集合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心读书、健康成长的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开展专题教育、规范学校管理、推动家长履责,是堵住上瘾漏洞的关键一环。要把预防的篱笆扎紧,就需要学校和家庭无缝衔接。如今,多地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时段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都是值得推广的好做法。老师不埋怨家长疏于管教,家长不“甩锅”给老师,而是共同负起责任,无疑将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堵”的同时如果缺乏“疏”的举措,难免会让孩子在好奇心和冒险意识的驱使下,钻空子、想歪点子去接触游戏,适得其反。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更多文体爱好,以充实美满的陪伴、健康积极向上的兴趣排挤“手机控”的时间和空间,降低沉迷的可能性。
(摘编自郑海鸥《疏堵结合,让孩子远离游戏瘾》,《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日)
爹的脚,娘的脚
陈军
小时候,买了新鞋,穿上后总感觉一只大一只小。娘说:“鞋是一样大的,是脚一只大一只小。”我问为什么,娘说:“一只脚是爹的,一只脚是娘的。”
我想,都说男左女右,左脚应该是爹的。儿时脚长得快,用不了几个月,左脚的大拇指就挤得生疼,不知不觉就把鞋钻出洞来。而右脚总是舒服的,等到左边的鞋子破得不能穿,右边的鞋子还是好的,我猜右脚可能是娘的。
直到现在,我记忆中爹的鞋总是破着洞,沾着泥,踩在哪儿都留下大大的脚印。特别是秋天上早工,回来吃早饭时擩一脚的露水,鞋帮沾着泥,鞋带和破洞处沾着密密的婆婆针,感觉那双脚虽然很不堪,但可以蹚河、爬山、过坎……甚至可以上刀山、下火海。我对这双脚既依赖又敬畏。
最记得爹的脚步声。初中时,我到同学家偷喝酒,醉了一天,第二天才去上学。班主任让家长去学校。在老师办公室里,我靠着墙缩在角落里。突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像一阵紧锣,我紧张得双腿发抖。等脚步声到门边时,我竟然横下一条心:自己做事自己当。
见了我,爹愣了一下。我以为他要抽我一耳光,但他没有。他只是弯着腰堆着笑向班主任道歉,请求不要开除我。看到班主任半晌不说话,他突然冲我大声说:“老师不说话是给你机会,还不赶紧滚回教室去!”班主任一脸诧异,还没回过神来,爹一把拽着我就往教室走。在过道上,他重重的脚步“咚咚咚”地穿过一间间教室,我看到他脖子上青筋暴出。到了教室他问我坐哪儿,我指了指自己的座位,他拽着我过去,一把把我摁下去,就走了。我不看他,低着头,红着脸,任他的脚步声越来越远。
而娘的脚像棉布般素净。秀秀气气,白白净净。她舍不得买鞋穿,几乎都是穿自已纳的布鞋。每年冬闲时,她都要给家人纳千层底。小时候,穿娘做的鞋穿多了,特别是长得有娘高时,总想有双从商店买的鞋。尽管商店的鞋夹脚,不透气,容易脚臭,我还是喜欢。可爹不一样,平时干活都穿破了洞的解放鞋,出门、上街、走亲戚就穿娘做的新布鞋。白白的鞋边,黑黑的鞋面,那双大脚把鞋撑得鼓实又大气,就感觉这个男人家里有个好女人。
冬天晚上睡觉前,娘都会烧一壶烫烫的洗脚水,一个大木盆火塘边一放,四把椅子一围,水往木盆一倒,满屋子就热气騰腾了。水烫,爹的脚先下,他踮着双脚沾沾水,双脚互相搓一搓,几下就可以直接放在热水中了;接着娘的脚下去,有点烫,双脚交换着在盆边歇一下、水里泡一下;接着就是我和妹妹,脚一下去就大呼小叫起来。渐渐的,我和妹妹的脚可以踩着爹娘的脚,半淹着水了。一个木盆里,四双脚热热闹闹地依偎在一起,青筋暴出的、秀气白净的、稚嫩顽皮的,不时扬起小水花,日子就这般挤挤囔囔磕磕碰碰地冒着热气、响着欢笑……
可有时,爹突然抽出木盆里最下面的脚,踩着我和妹妹的脚不让抬起来。我们直叫烫,可几秒后就可以忍受了,渐渐那温度从脚到了腿慢慢地往上升腾,等到了心窝上,烫就变成暖和了。洗完脚就该睡觉了,星星在屋顶上亮着,老鼠在墙角吱吱叫着,脚热了人就不冷,慢慢的,鼾声梦话渐起。梦里月是圆的,雪都是暖的。
慢慢长大,我沿着爹娘的脚步,从小学到了中学……后来,我的脚步走得更远,走了他们没走过的路,到了省外,到了全国许多地方。穿着各式的鞋子,走南闯北去的地方多了,脚开始一天天、一点点念起娘做的布鞋来。绵乎乎的,细密密的,纤纤的线儿穿过那细细的针眼儿,是那样柔曼而迷离。这双脚从哪里来的,路是从哪里出发的,我都记得。只是,在这尘世里,阳光越照越旧,爹娘的脚步越来越慢。我害怕有一天,他们扶着墙,影子越来越小,脚步越来越轻,渐渐的都踩不出声音了。
恍惚中,娘一只手握着我的脚,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分开量着我的脚……我又回到那一针一线缝补起来的棉布小屋里,一丝丝棉线退回那细细的针眼儿;娘的白发一根根返回青丝,爹的驼背也一点点直了起来。我的双脚一只回到爹那儿,一只回到娘那儿。
(选自《2018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1小题)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睽睽。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五、情景默写(共1小题)
六、选择题组(共1小题)
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当下,国内美容市场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在主流产品不断增长的同时,针对不同需求的细分品类也_________般兴起,从补水到抗皱、瘦脸等各类功效_________。但在光鲜的市场现象背后,却也有着入行门槛低、市面上_________以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消费者在选购该类产品时还应坚持谨慎,避免因盲目跟风掉入“陷阱”。其实,很多消费者偏好的振动类按摩仪,如果振动频率较低也只会让肌肤感到舒适放松,并不能起到美容的效果。面对某些商家宣称的“三天见效”“瞬间紧致”等效果,(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知名品牌产品,它们一般具有更长时间的研发和更多的创新经验,无论从使用效果还是安全方面考虑,都可以得到相对较好的保证。此外,购买渠道上,也应选择正规的商场专柜或品牌官方授权的网店,不要轻易相信________的产品,并注意查看产品外观是否完整、使用说明是否齐备,保管好购买凭证和发票,以便出现问题后正当维权。
七、语言表达(共2小题)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①”,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②。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读厚”的过程,其实就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架构知识网的过程。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③,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八、材料作文(共1小题)
酸、甜、苦、辣、咸……我们常常赋予这些不同味道以不同的生命意义。作为刚跨入高中校园的你,也许结交到了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也许学到了受用终生的知识;也许遇到了一抹不一样的风景……这些经历让你想起了哪种味道呢?请记录下这种味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综合运用记叙、描写和抒倩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