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2020年,是中国______的“航天大年”。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____全面完成一个月后,7月23日中午,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 ) 。按照计划,“天问一号”还将飞行数月,才能完成这次最远跨越达4亿公里的拜访。这意味着我国航天事业也将迈入更广袤的宇宙。任务如果实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次首个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的国家。中国人为什么要上火星?发展航天事业,进军深空探测,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着眼未来太空时代的现实需求,因此,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共识。中国火星探测任务2016年才正式批准立项,但却进步迅速。中国人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绩?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成发轫曾以“______”来总结航天精神:“一切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______的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问”系列的科研成果必将惠及全人类,这也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二、其他(共2小题)
①失其所与:
②顾计不知所出耳:
③愿大王少假借之: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三、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①。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② , 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 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③。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删改)
(注)①枝辅:辅助。②田常、六卿之臣:田常,春秋时齐国大臣,杀简公拥立平公,自任相国,从此齐国之政尽归田氏。六卿,指春秋后期晋国的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六卿互相争斗,晋君不能控制,最终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③城旦:秦汉时刑罚名。白天守边防寇,晚上筑长城,刑期四年。
①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②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 , 幽州人,后迁濮州。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
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
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加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
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货北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闻之曰:“有司当如此矣。”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历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而卒。
(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
①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
②“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五、情景默写(共1小题)
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形象 侯发山
那天中午,丽娟正在办公室享用午餐,父亲突然来了。父亲推开门那一刻,丽娟又急又窘,还带着气。父亲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看就像多天没洗过,胡子也没刮,穿得比平时下地时齐整一点,但还是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泥星……若是办公室就丽娟一个人倒还罢了,偏偏那天她的几个姐妹都在。她们大眼瞪小眼,好像父亲是个外星人。
“爹也真是的,您来就来吧,好好把自己收拾一番啊。”没等丽娟开口,父亲讪笑了一下,磕磕绊绊地说:“这不端午节吗,你娘起五更包的粽子……我、我就搭车来了。”说着话,父亲解开了背着的挎包。
丽娟的闺蜜红红缓过神来,轻轻搡了丽娟一下,熟稔地说:“叔叔,要不是您提醒,我们几个今天真还就错过端午节了。”
父亲把粽子一拿出来,屋子里一下子升腾起粽子的香味,是丽娟熟悉的那种久违的香味。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旋风似的围了过去,有的给父亲让座,有的给父亲倒水,喊伯的,叫叔的,亲热得不得了,倒是半点没有嘲笑父亲的样子。
看到姐妹们的表现,丽娟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这才感觉对父亲有点苛刻了,再怎么说,也还是自己的父亲。
不待父亲发话,丽娟就拿起粽子让起来。红红急忙接一个,使劲闻着,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夸张地叫着:“香,真香。”丽娟和其他几个姐妹们都笑了起来。父亲也附和着嘿嘿呵呵地笑了。
丽娟这才问道:“爹,您吃饭了吗? 您没吃我带您去外边吃去。”
父亲忙说:“吃了,吃了,我在外边吃的烩面。”看着桌子上的泡面,父亲很是心疼,“光吃这个哪中? 没钱了给家里说。”
红红抢先说道:“叔叔,我们偶尔吃一次。”红红说的也是实话。
丽娟掏出500块钱,对父亲说:“街对面有家洗浴中心,您去洗洗澡,理理发……然后我去给您买一身衣服。”
推让了半天,父亲才接下。
等了两个多小时,父亲转了回来,还是来时的形象。丽娟瞪着父亲说:“爹,您没去?”
父亲支吾着,说不出个囫囵话。
丽娟说:“爹,别心疼钱……给您了,就是让您花的。”
父亲低着头,像是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红红过意不去,走过去劝丽娟:“在乡下理个发洗个澡,十块八块的就能解决,叔叔肯定是俭省惯了,含不得……你别埋怨叔叔,老人家都这样。”
父亲的手还插在口袋了,似乎要把钱摸索出来。
丽娟说:“爹,您别掏了,留着花吧。”
天将黑的时候,父亲坐末班车回乡下了。
当天晚上,丽娟看当地电视新闻的时候,忽然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着电视:画面上一位老人倒在地上,围观了不少人,指指戳戳的,却没有一个人把老人扶起来。正在过马路的父亲看到后,赶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忽然,老人一把抓住父亲的胳膊:“老哥,谢谢你!”随后从口袋掏出一沓钱,又说:“老哥,这是1000块钱,别嫌少。”父亲给搞糊涂了,周围的人也糊涂了。老人咧开嘴笑了:“我是故意跌倒的,若是谁把我扶起来,就奖励谁1000块钱。”这时,一个背摄像机的记者过来了,问父亲:“大爷,您当时是怎么想的?”父亲的脸红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我也没想啥,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记者又问:“您就没想到被讹诈了?现在电视上这类新闻不少,您也可能看过……”父亲挠了挠头发,说:“哪会呢,那种人还是少数,世上还是好人多。”……
丽娟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拿出纸中,怎么擦,也擦不干。此时,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过来,都说看到刚才播放的新闻了,都说丽娟的父亲很伟大。
丽娟待自己平静下来后,打电话给父亲:“爹,我明天回家……我、我也几个月没回去了。”
“这闺女,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今天不是刚见了面?”
“爹,人家不是奖励您1000块吗,我想让您请客。”
“闺女,你都知道了……我、我看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娃跪在地上要钱,本来想把那1000块钱给他,没想到连带着把你那500块也一起掏给他了,想再要回来又张不开口。闺女,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爹今天给你丢脸了?”
“爹,没有,没有,您、您今天给我长脸了。”
“净胡说,爹一个乡下老头会给你长啥脸?”
“……”丽娟忍不住啜泣起来。
七、材料作文(共1小题)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战争中涌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毛岸英等英雄人物,他们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7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新主题。然而,世界并不安宁,我们在民族复兴的路上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回顾抗美援朝的战斗历史,阅读习近平抗美援朝70周年的演讲稿,联系现实生活,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