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 .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 . 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 . 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2、下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依此图回答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的哪个区间的结果(    )

A . O~A区间 B . O~B区间 C . 进入大于OB区间 D . 进入大于OA区间
3、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    )

A . 根水,茎向上弯曲 B . 根水平生成,茎向下弯曲 C . 根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 . 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4、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芽中的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 B . 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 C .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D . 生长系素的不均匀分布引起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5、某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见下表。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应选用的NAA浓度(mg/L)范围是(    )

NAA浓度(mg/L)

0

200

400

600

800

生根数(条)

1

6

9

9

4

A . 0~200 B . 200~400 C . 400~600 D . 600~800
6、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IAA,IBA和NAA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 . 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IAA>NAA>IBA C . IAA,IBA和NAA对大豆根系的生长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D . 随浓度增大,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IBA更显著
7、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A . 促进果实成熟 B . 获得无籽果实 C . 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 D . 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8、如下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 mol·m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C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所以根不再生长 B . 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 . 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 . 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
9、将要成熟的大豆豆荚加工成的菜肴俗称“毛豆”,在栽培过程中因某种因素引起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

A . 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B . 喷洒N肥 C . 喷洒P肥 D . 以上措施都不行
10、在棉花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摘心,其目的是(    )

A . 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提高,促进其生长 B . 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其生长 C . 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提高,抑制其生长 D . 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其生长
11、某兴趣小组研究X、Y、Z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判断合理的是(    )

A . 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B . Y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 C . 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D . 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Z<X
12、取去掉尖端的燕麦幼根若干段放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水溶液中培养,较短时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结果能够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 幼根中的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 C . 根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糖含量增加 D . 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的同时会抵制细胞分裂
13、某同学探索萘乙酸促进某种柳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表记录了所做实验处理及萘乙酸处理插条生根数与无萘乙酸处理插条生根数的比值。据表分析不能确定的是(    )

萘乙酸(mg/L)

0

1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插条平均生根数比值

1

1.2

3.45

2.95

1

0.45

0

A . 无萘乙酸处理的插条生根是自身激素作用的结果 B . 浓度低于50mg/L的萘乙酸将会促进插条生根 C . 插条生根处理的最适萘乙酸浓度为500 mg/L D . 浓度为1500 mg/L以上的萘乙酸将会抑制插条生根
14、下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 B . 图甲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C . 图乙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 . 图甲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15、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B . 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C . 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 D .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
16、下图1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 图2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扞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1中的幼苗根尖极性运输方向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B . 图1中的根尖、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因横向运输导致其在根尖、茎尖的两侧分布不均匀 C . 图2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插枝条不受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 D . 图2所示实验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在促进枝条生根方面表现为两重性
17、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A处生长素浓度比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因而,茎向上生长。

②D处生长素浓度比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因而,根向下生长。

③B处生长素浓度比A处高,B处促进作用强,生长快;因而,茎向上生长。

④C处生长素浓度比D处高,C处促进作用强,生长快;因而,根向下生长。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③④
18、小麦幼苗受到大风的影响后,植株茎杆出现了倒伏现象(图甲所示),但一段时间后,弯曲的茎杆又慢慢变得直立(图乙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弯曲的茎杆能直立生长体现了植物茎的背地性 B . 弯曲的茎杆又慢慢变得直立的过程离不开重力的作用 C . 过多施用赤霉素易造成小麦植株倒伏 D . 茎杆从弯曲到直立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9、

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①摘除顶芽;

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③保留顶芽.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 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B . 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C . 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D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20、如图是某植物幼苗根部横放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的部分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图是植物幼苗根部的显微镜下横切片图 B . 重力的方向是自b→a C . b侧细胞的细胞周期短 D . 生长素在根部a侧与b侧的作用效果相同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研究表明,Ca2+ 可使生长素向Ca2+含量高的部位运输。现将燕麦幼苗进行如图所示处理,并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上图中根的生长状况为      (向右弯曲/向左弯曲/竖直向下)。为使本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对照组的设置是:将含Ca2+ 的琼脂块换为      ,其他条件不变。

(2)若要探究单侧光与Ca2+ 对根生长的影响大小,在右图的基础上,实验组还应在根的      (左/右)侧给予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若根      (向右弯曲/向左弯曲/竖直向下),则单侧光对根生长的影响较大。

(3)若将胚芽鞘水平放置,将含Ca2+ 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的远地侧,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若胚芽鞘背地生长,则说明      

2、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左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      ,即      (填“高”或“低”)浓度促进生长,      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      (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      

(5)在进行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      

(6)如图一为桃树,二为龙爪槐,请回答它们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答A→B或B→A):桃树      ;龙爪槐      

(7)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其原因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      使其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      处理。

3、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与其能酸化细胞(或细胞壁)有关。材料用具: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液、弱酸性缓冲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蒸馏水、锥形瓶等其他相关实验器材。

请补充完整下列方法步骤以及结果预测

(1)选取      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测量并记录长度,用蒸馏水浸洗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

(2)取锥形瓶3个,分别编号为A,B,C;把      切段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

(3)在A瓶中加入中性缓冲液2 mL;B瓶中加入      ;C瓶中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2 mL。分别加盖,并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

(4)一段时间后,      

(5)结果预测:A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变化不明显;B组胚芽鞘切段      ;C组胚芽鞘切段      

4、某同学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在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浸泡枝条12小时,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扦插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1)设置蒸馏水这一组的目的是      


(2)实验用的月季枝条取自于同一植株并长势相同,此外,每组溶液中的插枝      相同。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3)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      ,实验结果      (能,不能)体现2,4—D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5、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生长素类似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与植物调节有关的问题:

(1)图甲表示小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表示将一株小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

①图甲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②图乙中a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      mol/L。

(2)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胚芽鞘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 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丙。

①图丙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②上述实验结果能否验证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原因是       

③实验过程中,需要把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用以实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