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凤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尤其是文学创作,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竞相问世。这种空前繁荣所带来的琳琅满目和五彩缤纷,让人      , 这其中不乏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不过也不难发现,在繁荣背后也存在         的现象。

纵观历史,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长期精雕细琢的上乘之作。同时,这些著者更以“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着一字空”的        的精神,完美地诠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

反观当前文艺创作中的种种浮躁现象,特别是那些抵不住利益驱使和金钱诱惑的“作者们”,置操守和底线于不顾,视创作如生意,十几天便可速成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巨著”。这种       的“文学快餐”,其低劣文字会让很多读者深受其害。

这里并非要否认文艺创作的经济价值,而是希望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将思考与努力的重心放在作品自身的打造上,力求内涵与层次比翼齐飞,从而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全面丰收。不言而喻,作为社会变化重要表征的文学,必定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与世情的转变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表现出特有的时代内涵。作品有了灵魂,才能经得起时光淘洗,才能感人至深……

那些饱含生活基础的优秀文学作品,(     )。故而,重视“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必须要处理好“千篇一律”以及“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所谓“作品”,即便一时能够牟得可观的暴利,但必将被时代大潮所淘汰。

(2018年6月27日《光明日报》)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我国新世纪以来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间 B . 新世纪以来,是我国的文艺事业的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 C . 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新世纪以来的空前的繁荣时期 D .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不仅会发出时代的强音,而且也表现了民众的共同心声 B . 不仅民众的共同心声被表现,而且时代的强音也会发出 C . 不仅表现了民众的共同心声,而且也会发出时代的强音 D . 不仅时代的强音会发出,而且也表现了民众的共同心声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A . 目不暇给      良莠不齐      一丝不苟      操之过急 B . 应接不暇      良莠不齐      一丝不苟      急功近利 C . 目不暇给      良莠不分      谨小慎微      急功近利 D . 应接不暇      良莠不分      谨小慎微      操之过急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种、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 .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 .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 . 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B . 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C . 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D . 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 . 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 . 青年强则中国强,对于所有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 .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根据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交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玉米自交系继续自交不再引起衰退现象,但杂交能产生强大的优势。而天然的自花授粉植物品系(天然自交系)自交也不退化,为什么杂交却不能产生杂种优势呢?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当时是50年代。此外美国、菲律宾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决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证明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袁隆平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已经被证明残缺不全的陈旧理论从此被历史封存。

(节选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1)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有人对袁隆平提出的观点予以嘲笑,说明该人的愚昧和无知。 B . 国外对水稻的研究最终没有成果是因为没有部门协作。 C . 《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意味着优质杂交水稻的开发成功。 D . 袁隆平认为中国取得杂交水稻研究方面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跨地区跨部门的密切协作。
(2)选文提出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的经典著作和有人对袁隆平的嘲笑有什么意义?
(3)怎样理解袁隆平“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了,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列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

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冲风娇叫喊着:“风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ロ,西山ロ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一位旅客。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现在,香雪一个人站在西山口,目送列车远去。列车终于在她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眼前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  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原载《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了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 . “迎候贵宾”“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 C . 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们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D . 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2)对文中加点动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吸吮”写出了香雪生理和心理上寒冷的感受,与下句中的“缩”字呼应。 B . “盘问”写出香雪虽然希望同学们再三询问铅笔盒,但仍然有些紧张不安。 C . “怂恿”运用比拟修辞手法,贬词褒用,突出香雪对风的感受产生了变化。 D . “央求”写出台儿沟的姑娘在面对山外世界时既不自信又无限向往的心理。
(3)自动铅笔盒多次出现,简析其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 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 , 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白居易传》(元)辛文房)

【注释】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B .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C .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D .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权贵有嫌其出位/出位:言行出格。 B . 居易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 . 与胡杲……李文爽集/燕:通“宴”,宴饮。 D . 艰难/尚:崇尚,追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 . 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 . 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 . 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 B . “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C . “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D . “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
(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五、情景默写(共1小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作者与琵琶女遭遇相同,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
(2)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

六、语言表达(共2小题)

1、下面是一封书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语文报》编辑部:

我是清远XX中学学生李小红,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投稿。现奉上大作《擂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拨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李小红

2020年11月2日

2、下面是为李清照的《声声慢》写的推荐语,请你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一段推荐语。

要求:语言有文采,不必拘泥于所给例句的形式,能突出该词的特点,不少于60字。

例句: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通畅易懂;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意境优美;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感情真挚,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人间多少愁绪。

七、话题作文(共1小题)

1、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笑,大概是世界上一种内涵最丰富的表情吧!有捧腹的哈哈、有意味深长的呵呵、有顽皮诙谐的嘿嘿、有真诚的笑、有无奈的笑、有诌媚的笑……

说起笑,冰心先生的心幕缓缓拉起,回忆起三个笑容:画中安琪儿的笑,道旁一个孩子的笑,茅屋里老妇的笑,她“一时间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说起笑,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故事?请向我们娓娓讲述……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与套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清远市凤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