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炎德英才杯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基础学科知识竞赛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材料一 古建筑是指保存至今的古代建筑,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生活活动、社会活动、宗教(包括祭祀)活动的场所和标志性的纪念建筑物。它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物质与文化生活的信息,体现出当时当地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水平,保存了大量文化艺术的创造成就。是我们了解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我们欣赏古人艺术成就和思维领域重要的实物参考。所以说古建筑在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古建筑含有两重禀性,既有建筑的功能,又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这就为现代开发利用提供了充分的价值空间。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其最佳价值表现,如何持续地开发利用而不至于损失浪费其真实价值,是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要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问题,缺少深入的探讨,造成的损失和遗憾举不胜举。以山西太原为例,有将重要的古建筑群作为市场的,如开化寺、泰山庙等;有将古建筑转变为工厂的,如皇庙、城隍庙等;有的变为学校,有的化作民居。其结果是新的使用功能不能很好发挥,原有的建筑承载的功能支离破碎,甚至荡然无存。造成原有的建筑物所载赋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丧失殆尽。这些教训,突显出古建筑开发利用不合理的严重性。
古建筑包含的历史信息,是极其珍贵且不可再生的,其承载的文物价值随时间的增长而显得日益重要。由于建筑本体的耐久性是有限的,随着年代的久远,它原有的功能会逐渐丧失。建筑本身的可靠性也会随时间流逝而降低,这就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其使用程度,形成了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因此,要想长久地留存这些文物信息,古建筑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热衷于对古建筑开发利用。由于新功能的要求和新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必然会对建筑本体和附属设施及使用环境条件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效果。一是和原有建筑本体功能协调一致,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又在开发利用上获得新的发展,是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较理想状态。二是开发使用的功能和观感上的要求与原有建筑、环境条件以及文化内涵截然不同,形成对立矛盾。此类开发的结果会造成古建筑原有文物价值的严重损失,甚至连建筑本体也难以保存。三是在开发使用的功能和观感方面与古建筑保护产生局部的矛盾,而且矛盾的性质又不是对立的,其中有有利的互补,也有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古建筑的开发利用上比较多见。因此在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上,要制定一些准则、规范条文,形成有序的、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
(节选自李庆玲《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刍议》)
材料二 2019年4 月15日18时,坐拥85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在修缮过程中,因为顶楼电线短路引发了长达四小时的火灾,塔尖如被拦腰截断一般倒下。中国网民相继在微博、微信、论坛、客户端等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机构对巴黎圣母院起火前后7天中国的舆论情况做了一个调查,见下表。
表1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中国舆论情况
时间 |
微信 |
微博 |
网页 |
客户端 |
报刊 |
论坛 |
2019/4/12 |
0 |
0 |
0 |
0 |
0 |
0 |
2019/4/13 |
0 |
0 |
0 |
0 |
0 |
0 |
2019/4/14 |
0 |
0 |
0 |
0 |
0 |
0 |
2019/4/15 |
0 |
0 |
0 |
0 |
0 |
0 |
2019/4/16 |
25909 |
130031 |
28841 |
15318 |
30 |
3996 |
2019/4/17 |
19562 |
32700 |
22176 |
8854 |
1356 |
2147 |
2019/4/18 |
5763 |
10974 |
7932 |
2307 |
455 |
685 |
总计 |
51234 |
173705 |
58949 |
26479 |
1841 |
6828 |
表2中国网民舆论热点主题词
排名 |
主题词 |
数量 |
排名 |
主题词 |
数量 |
1 |
巴黎圣母院 |
2036120 |
11 |
塔尖 |
500010 |
2 |
大火 |
1648810 |
12 |
结构 |
436530 |
3 |
圣母院 |
1289230 |
13 |
世界 |
426500 |
4 |
巴黎 |
1221370 |
14 |
马克龙 |
423810 |
5 |
法国 |
1171650 |
15 |
文物 |
382030 |
6 |
火灾 |
1024600 |
16 |
微博 |
341630 |
7 |
建筑 |
914050 |
17 |
视频 |
321970 |
8 |
历史 |
825000 |
18 |
屋顶 |
321750 |
9 |
时间 |
766110 |
19 |
人类 |
301290 |
10 |
教堂 |
554670 |
20 |
艺术 |
293340 |
(图表均来自武帅等人的《基于情感分析巴黎圣母院火灾对古建筑保护的探讨》)
材料三 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
故宫守护着有600年历史的宫殿古建筑群和186万件(套)文物。文物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做到“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万无”。从传统的文物修复、库房防震、消防安全等,到世界遗产监测,故宫的文物保护已进入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渡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在线上办虚拟展示、不断推出文创产品,力求满足公众的需求。故宫博物院自成立时,我们就以“故宫学”为抓手,不仅依靠故宫博物院自己的研究人员,而且与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等国际著名学术机构合作,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同时希望既能传播故宫学术成果,也能吸引更多的外部力量,尤其是年轻力量加入故宫学的研究队伍。
我们要重点做好文物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加快所有的古建筑、院藏文物的数字化进程。2020年内将至少完成6万件,在逐渐形成技术标准规范之后,明年会加快推进数字化工作,以支撑学术研究,为保护、科研、文创、社教等提供资源。以此数据库为依托,搭建数字网络保障平台,为安防、消防等提供预防性保护信息。
文物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不能四处漫游,它的“活起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数字技术,让文物变成文创活起来、走出去。故宫博物院的微博、微信有着很强的传播力。我们还合作拍摄了影视作品,元旦起,《故宫贺岁》视频节目正式上线,电视剧《故宫如梦》、电视纪录片《紫禁城》、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第三季等相继启动制作。
(根据《光明日报》2020年01月10日09版《让600年故宫“活起来”一访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整理)
疼痛的麦子
张福艳
①麦子一直摇着自己的芒,那锋利的芒却直戳乡村的痛点。二弟在两次高考失利后,和父亲收了一场麦子,之后毅然背着书包再次补习去了。麦子,带刺的粮食,有收获时的幸福,更有收获时的无奈。割麦子时,要猫腰撅腚,芒的尖刺毫不留情地在胳膊和手腕上划出紫红色的血道道,也许因为还没经历过人生的风雨,少年痛的记忆幻化成麦芒的尖刺。捆麦子扎手,扛麦子刺往脖子里钻,打麦子时,打碎的芒屑却依然坚硬锋利,即使全副武装,脖子围上了毛巾,扎上了裤脚衣袖,只留下眼睛,麦芒还是直往肉里钻。一层一层的汗,一阵一阵的疼和痒,夏天的痛楚刻骨铭心。二弟懂得读书虽苦,可还有比读书更苦的事情。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我们更懂得,麦子看似温顺,其实它给每个种麦人都留下痛苦并快乐的记忆,只不过,这浅浅的划痕,被收获的幸福冲淡了。
②“千万别小看这一根根细细的麦芒。”种麦的老人说,麦芒不是来装饰的,它的锋芒不是意气使然,它有自己的使命担当。芒是小麦体内的交通运输部部长,它通过自身调节产生“泵压”,麦子灌浆就有了动力。以往只知道芒是锋利的、前卫的,但现在才知道麦芒是有隐忍与大局意识的。此时,麦粒上顶着的一根根芒刺,仿佛变成了一双双手,让人想起一句歌词:我愿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张开双手变成翅膀守护你。
③芒是麦子外稃或颖片的延伸部分,幼嫩的芒是柔软的,被旗叶紧紧包裹着。很想知道它经过多么遥远的岁月,收缩,变窄,终于变成一根根芒刺,为了适应而异化自己,变身的过程经历多少阵痛。麦子能承受生命之重,并能在苦痛中成长。它懂得那些生命中的痛都是为了成熟做铺垫,它传递给我们的是希望和美好,而不是痛的经历。露白的麦芽是微闪的星光,它在黑暗的泥土里做着天使的梦;青青的麦苗是人间最初的美好,邻居家刚出生的女儿取名麦苗,怜爱之情自在其中;青灵灵的麦穗是触手可及的青春年华,姑娘的巧手可以把长发编成麦穗样的辫花。麦子,总是让人想起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它用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哺育着人类。
④麦子种在冰上,收在火上,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炼狱,终于在夏天里晾晒诚实的籽粒。异化、变身、融合、吸纳、重塑,麦子打开自己迎接这个世界并融入了这个世界。麦子的潜质一次次被挖掘,一次次涅槃,一次次华丽转身,从粒食到粉食,麦子打破一个魔咒。从只能果腹的水煮麦粒到雪白的面粉,再到一块块精致的面点。面团在阳光下膨胀松软,麦子的世界变大,一派金灿灿。
⑤麦子能贵为五谷,能与稻谷平分天下,它的崛起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岁月赐给麦子碧绿的戎装,金黄的盔甲和不变的初心。一棵庄稼如此,一个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当遭遇围堵和打压的时候,我们去想一下麦子,风雨、干旱、病虫、偏见,甚至习惯都曾羁绊它的脚步,麦子疼痛过后,灵魂升华,它的每根麦芒上都顶着一颗星。于是,当我们咀嚼着美味的面点、面包和面条时,会想起一个密集的方阵,一场场风中的舞蹈,水、风与麦子一起领跑春天的故事。
(选自2019年第12期《散文百家》,有删节)
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晋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谥为成季。赵盾代成季任国政,二年而晋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盾为国多难,欲立襄公弟雍。雍时在秦,使使迎之。太子母日夜啼泣,顿首谓赵盾曰:“先君何罪,释其適子而更求君?”赵盾患之,恐其宗与大夫袭诛之,遂立太子,是为灵公,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灵公既立,赵盾益专国政。
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腼不熟,杀宰人 , 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君子讥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 , 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节选自《史记·赵世家》)
①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
②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三、诗歌鉴赏(共1小题)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①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注]①五亭,在浙江的湖州,西江水是流不到这里来的。
四、情景默写(共1小题)
“长江”一直是文人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在这一江之上,寄托了文人各自的悲欢情怀。唐开元年间,诗人王湾在北固山下稍作休息后,天还未亮又开始乘船赶赴前路,面对江水,以“,”流露出了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的乐观积极心态。安史之乱后,杜子美在《登高》中,站在三峡岸边,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以“,”的壮景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沉郁悲凉。北宋时期,死里逃生的苏东坡来到湖北黄州,面对东去的大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来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豪杰。
五、语言表达(共3小题)
疫情防控的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战胜各种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家国情怀的代代传承。个人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就是主动担当责任,如孔子所言“仁以为己任”,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疫情防控激发了无数中国人勇敢拼搏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把生死 , 冲向最危险的地方。
关爱生命是中华民族倡导践行的道德规范。《周易》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关爱生命看成天地之间伟大的道德。在疫情防控中,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放在第一位 , 把 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自力更生和自我修复能力,呈现出变通达久的智慧和自强不息的活力。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中国人民怀着必胜的信心, , 彰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孟子主张“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呼唤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先贤倡导的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道德境界,由无数平凡中国人用汗水甚至生命 了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李平生的《疫情防控展示文化的强大力量》)
6月11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星。海洋一号D星是我国第四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批海洋业务卫星之一。该星将与2018年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C星进行上、下午组网观测,填补我国海洋水色卫星下午无观测数据的空白。该星将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国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标志我国跻身国际海洋水色遥感领域前列。
六、材料作文(共1小题)
材料一 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截至5月22日,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6103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材料二 6月2日早6时左右,记者在国槐路段看到,夜市收摊后留下的不仅是满地垃圾,主要还有地面的一层油污。在这个路段工作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早上5点多就开始清扫,一个多小时还打扫不完。
针对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触与思考?如果你所在的小区召开关于是否倡导“地摊经济”主题座谈会,邀请你作为小区学生代表来发言,你会怎样来说?请写一个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