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起点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材料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播中,需要关注社会、项目本体、传承人、受教育对象等四个方面。把握好这四个方面,可以更有效促进非遗教育传播工作。
社会环境对非遗生存至关重要。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群体拥有,因此在非遗教育和传播中,要重视对社群环境的阐释,研究非遗和生态的关系,有机整合社会文化资源。
对传承人的保护,一直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其目的在于让传承人向社会展示以民众生产生活为中心的优秀传绣文化实践。传承人积累了与项目相关的丰富知识,并具有继承和创新能力,在传承非遗方面积极性高,是非遗教育和传播领域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传承人影响力,使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教育责任,在传播过程中还能带动非遗项目保护,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具有可持续性。
受教育对象也是非遗教育中必须重点关注的维度,因为没有社会受众和群体基础,非遗就失去了强大的生命力。以兴趣维系是非遗教育的一大特征,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受众制定课程体系能够极大激发受众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可有效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我国非遗项目量大面广、情况多样,非遗教育常常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甚至跨机构进行。目前,我国的非遗教育在不同层面得以广泛开展,正是得益于多方良好的合作。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曾在2019年举办过一场以“国家级非遗——山西静乐剪纸”为主题的非遗教育展览,采用静态展览和剪纸教学同步进行的方式,每天安排传承人为中小学生现场教学,并配合剪纸类亲子绘本阅读,整个展期等同于一次剪纸现场培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至关重要,而非遗教育和传播的实质就是以非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当下,推进此项工作需要更多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需要更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传逆非遗内在价值、培养新生代传承人群和激发文化自觉意识。这是全社会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摘编自李珊珊《非遗教育该关注什么》)
材料二:
做好顶层科学设计是非遗教育突围解困的重要前提题。
首先,要明确非遗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关键作用。非遗项目的挖掘申报、非遗传承人推荐评选、非遗知识的宣传普及、非遗展演的组织开展、传承人进校园等环节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这与非遗教育的主要目的还存在一定差距。非遗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示宣传、知识普及、技艺传承,使全体学生知,部分学生会,以此为专业技能的学生精。非遗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专业精通的非遗传承人。因此,非遗教育应该独立出来,并加以政策明确和制度强化。
其次,要明确非遗育主体和政策导向。我国《非物质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因此,做好非遗教育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非遗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非遗教育的资金来源在哪里?这些问题不解决,非遗教育只能停留在热热闹闹的作秀,时间长了,后续传承人才匱乏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教育主管部门还有待更充分地承担非遗教育的主体责任。
最后,要调动跨界为量共同致力非遗教育。众所周知,非遗教有是跨界教育,教育、人社、文化、行业、财政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国家层面,必须秉持倾斜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宗旨,有针对性地制致策法规,让应该加盟非遗教育的各方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做到积板投入、主动服务。
(摘编自于日锦、张崇福《非遗教育:突破红火背后的困局》)
材料三: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曾采用访谈、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对上海10个区的15所学校15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你以哪种方式参加非遗活动?”这一问题时,选择“参观场馆或者展览”的占59.22%,选择“参加体验活动”的占53.42%,选择“看电影或者电视”的占47.42%,而选择“阅读书报”和“边学边玩”的分别占38.13%、33.17%。这说明学生更多的是喜欢以互动体验式的方式参与非遗活动,这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十分吻合。而互动体验是数字技术的长项,且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让更多人参与其中。00后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化对他们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对网络、数字技术有天然的亲切感。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专业2014级学生田芳洲曾做过《剪纸在当代大学生中普及度调查分析》,其中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当代大学生是如何获取非遗信息的。该问卷通过网络发布,对国内部分大学生进行线上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选择“网络媒体”的占51.89%。可见,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非遗信息。网络媒体是大学生获取非遗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客户端的黏性加大,这种获取信息的习惯比例,或者说学生借助手机了解非遗的比例越来越高。
(摘编自陆建非、刘蕾《数字手段助力非遗教育进校园》)
河流的方向
陆梅
我是到建德才意识到眼前的新安江就是我曾在桐君山上眼望的富春江,也是二十多年前在大学做毕业设计时和同学们登六和塔爬凤凰山,在山顶上看到的钱塘江。江面宽阔浩渺,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但见江水独往来,真真的山高水长。新安江一富春江一钱塘江,说的是同一条江,它源头在皖赣交界山脉,流经安徽休宁、黄山、歙县及浙江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萧山……一路奔腾,最后汇入杭州湾,东流入海。
此行若不是去新安江水电站,不是因为一场台风急雨滞留在梅城街巷,可能我对这条河流印象不会这么深切。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奔涌的江河太多了,每一段都锦峰秀岭,云海苍茫,青山妩媚。而桐庐、富阳段的富春江,因为严子陵和黄公望,几乎成为中国山水的一个象征。它是一条江,也是一个传统,是地理的,也是人文的。这个意象太强大了,多少后來者路经此地,或潜隐于此,或由此走出,都试图以与古人对坐的心情来读懂一条江,来安放自己的生命乃至时间和命运。富春江就是中国文人的乡愁,一再被现代人诠释。由此而丰盛的对山水的书写,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山水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有一和寄放,是可以寄放我们的性情和自在的精神故乡。
此刻我站在这条江上游,新安江畔。江水如蓝清澈,水面波光点点,若是雨后或早起时间,还能梦幻般感受“白纱奇雾”景象。白纱也是白沙,建水电站前,这里有个渡口和小渔村叫白沙渡。新安江水电站就架在这片山岭间。这个传说中“新安在天上”的水电站,并没有我预想中波澜壮阔。站在它面前,我也感受不到“一滩又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视觉落差。它大部分用于发电,兼及灌溉、防洪、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多种效益。河流奔腾不息,只为两岸子民。
我脑海里漫过一个个从唐宋走来的歌者,李白、刘长卿、孟浩然、杜牧、范仲淹、陆游……他们都在这条江上留下过诗文,这些诗文成了今人礼赞这片山水最理想的范本。“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孟浩然的看见,“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是杜牧的看见,“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李太白的看见,说的都是新安江。我在三层甲板上仰看云天时,友人脱口吟出伟大诗人的名章佳句。
一场急雨把我带到河流腹地,梅城就是新安江的腹地。我在桐庐桐君山上的那年原计划访梅城,车开到钱塘江大桥时,一场大雾流沙般袭来,浓雾瞬间笼盖四野而改变行程,和她失之交臂,此刻却是一场大雨让我滞留梅城。我躲到屋檐下,一个转身,和一列玻璃柜子照了面,黯然陈旧的一家烟纸店。晦暗柜子里躺着一包包纸烟和本地产牙膏肥皂蚊香电池风油精之类日用品。旧门面旧杂货,店主打着赤膊坐在朝里的小板凳上看电视,小彩电正播着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也是上世纪产物——扑面都是七十年代照相馆里的彩色定妆照。时间在这个小店里突然停顿下来,记忆被唤醒,我彷佛看到自己的童年。
我站在一段城墙上远看,梅城地形揽山抱水,汤汤新安江和南源支流兰江在城下汇合流入富春江。这位置被称作“扼三江”,确然是新安江腹地。在老街上走过,一些亭台楼阁和商贸的影子可见,城门码头牌坊和巷弄布局也可辨,都曾是水运繁华的见证。明明藏风得水条件独特,梅城的时间却像是停摆在上世纪,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建德县城从梅城迁到白沙。叫白沙渡的小渔村发展成今天我看到的灯火璀璨的新安江城,年轻人陆续在新城安家,梅城慢慢撒空。
可事情好像也没那么简单。府前街两边店门林立,一些新时尚正慢慢渗透着古城生活,有的徽派老建筑门头已被修复。是不是要不了多久,这里又会重现一个新古城?我在欣赏古城安静朴素、对岩旧店铺感到亲切时,古城人是否真的安然于它的黯淡?如果我不是一个偶经此地的过客,而是生活其中,会安然于落后时代,让生活继续保持小时候的样吗?
梅城作为水运交通枢纽,担负过江船交织熙来攘往的码头重任。当河流不再是交通物流要道时,河流被彻底解放,不堪重负的泥沙垃坂得以清理疏通,它变得清和轻,它重又焕发活力。这是河流的重生。河流浩浩汤汤,从源头到海洋,大地万物生生不息,河流是见证者参与参与者和推动者。
河流的方向,终究还是家园的方向。
(有删改)
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 , 召见,嘉纳之,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献俘行在 , 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诏委以规画,乃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皆备。经度费矩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 , 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上遂释於。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出公家宫线、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遗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共真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教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①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②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
三、诗歌鉴赏(共1小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释】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末,当时安史叛军气势正盛,国事艰难。
四、情景默写(共1小题)
五、语言表达(共3小题)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又充满温情,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
(选自《迟子建散文》,有改动)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文中句子表达效果更好?
①支付宝除了作为平台出资外,②超过100万以上的店家也加码发券,③而包括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也加入到消费券发放,④出资为其用户提供消费券翻倍的服务。⑤由于此次消费券活动报名不设门槛,⑥店铺再大也能报名,⑦因此有1000万小店主主动报名,⑧其中超过一半小店是首次参加消费券活动。
面对病毒的入侵,如何加强人体的“防御力量”一直是科学家和大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上海大学魏滨实验室合作研究,发现细胞内的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下调机体先天免疫抗病毒感染的功能与机制,阻断这个酶的活性可以显著增强人体免“卫士”——巨噬细胞来清除寨卡病毒、流感病毒、疤疹病毒等多种病毒的“战斗力”。该研究为抵抗新发或高致病性病毒的感染提供了新型药物靶点,将有助于开发抗病毒感染的新药。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在线发表,相关发明已申请专利。
六、材料作文(共1小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趋强盛。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有专家认为,2030年前后,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靠天吃饭”。与此同时,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校园中的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反对浪费,提倡节俭,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强盛与节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