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
年级:高一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计数点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0.0 | 168.0 |
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

时刻(s)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瞬时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8.0 | 138.0 |
为了求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6小题)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 , 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 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 m/s.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从某点开始,已在纸带上每隔0.1s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A、B、C、D如图所示,测出AB=1.2cm,AC=3.6cm,AD=7.2cm,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
一位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在实验中得到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他把某一个点记作O , 再选依次相邻的5个点作测量点,分别标以A B C D E , 如图甲所示:
① 打点计时器每隔 秒打一次点;
②如果测得C D两点相距2.70cm,D E两点相距2.90cm,则小车在打D点时的速度是 m/s;
③如果某同学分别算出小车各个点的速度,然后把数据标示在v﹣t图上,如乙图所示,则由此图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 .
下面几个实验都用到了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
①运用装置甲完成“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②运用装置乙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③运用装置丙可以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④运用装置丙可以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①运用装置丙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是否需要平衡摩擦阻力? (填“是”或“否”)
②如图丁为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部分,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请问该条纸带是以上四个实验哪一个实验时得到的? (填实验的名称)
② 由如图丁的测量,打C点时纸带对应的速度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③ 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 , 若用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交流电源.
① 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 , 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F的公式为vF= ;
② 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 C D E 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2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m/s2;
对应点 | B | C | D | E | F |
速度(m/s) | 0.141 | 0.180 | 0.218 | 0.262 | 0.301 |
③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共4小题)(共4小题)
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 ,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位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24.5 | 33.8 | 37.8 | 39.5 | 39.8 | 39.8 | 39.8 |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运动变化规律”.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a . 将木板的左端垫起,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b .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c .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断开电源;
d .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更换纸带,重复b、c的操作.
计数点 | x/cm | s/cm | v/(m•s﹣1) |
O | 1.00 | 0.30 | |
A | 2.34 | 1.34 | 0.38 |
B | 4.04 | 3.04 | 0.46 |
C | 5.00 | ||
D | 8.33 | 7.33 | 0.61 |
E | 10.90 | 9.90 | 0.70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的实验装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