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0届高三理数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半径为2的球
内有一个内接正三棱柱,则正三棱柱的侧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
B .
C .
D .




2、已知集合
,
,则
( )



A .
B .
C .
D .




3、复数z满足
(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 )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
4、
的展开式中
项的系数为( )


A .
B .
C .
D .




5、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则输出的y值为( )

A . 5
B . 7
C . 9
D . 15
6、若
,则
( )


A .
B .
C .
D .




7、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为
,且
,则
( )




A .
B .
C .
D .




8、将曲线
围成的区域记为Ⅰ,曲线
围成的区域记为Ⅱ,在区域Ⅰ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区域Ⅱ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9、在明代珠算发明之前,我们的先祖从春秋开始多是用算筹为工具来记数、列式和计算.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相同长度的小木棍,算筹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是利用算筹表示
的数字,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例如,137可以用
根小木棍表示“
”,则用6根小木棍(要求用完6根)能表示不含“
”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是( )




A . 12
B . 18
C . 24
D . 27
10、已知函数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


A .
B .
C .
D .




11、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过
作斜率为
的直线l与双曲线C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若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2
B .
C .
D .



12、已知函数
和函数
,关于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下列四个结论:①当
时,两个函数图象没有交点;②当
时,两个函数图象恰有三个交点;③当
时,两个函数图象恰有两个交点;④当
时,两个函数图象恰有四个交点.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二、双空题(共1小题)
1、对于正在培育的一颗种子,它可能1天后发芽,也可能2天后发芽,...,如表是20颗不同种子发芽前所需培育的天数统计表,则这组种子发芽前所需培育的天数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发芽前所需培育天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种子数 |
4 |
3 |
3 |
5 |
2 |
2 |
1 |
0 |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若实数x,y满足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


2、在扇形
中,
,C为弧
上的一个动点.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3、正方形
的两个顶点
在直线
上,另两个顶点
分别在直线
,
上,那么正方形
的边长为.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已知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且满足
,C为锐角.




(1)求角C的大小;
(2)若
,点D为边
上的动点(不与C点重合),设
,求
的取值范围.




2、如图,在四棱锥
中,
底面
,
,
,
,
,点M是棱
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


(2)求二面角
的大小.

3、为了释放学生压力,某校高三年级一班进行了一个投篮游戏,其间甲、乙两人轮流进行篮球定点投篮比赛(每人各投一次为一轮).在相同的条件下,每轮甲乙两人站在同一位置上,甲先投,每人投一次篮,两人有
人命中,命中者得
分,未命中者得-1分;两人都命中或都未命中,两人均得0分.设甲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为
,乙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为
,且各次投篮互不影响.




(1)经过
轮投篮,记甲的得分为X,求X的分布列及期望;

(2)若经过n轮投篮,用
表示第i轮投篮后,甲的累计得分低于乙的累计得分的概率.

①求 ;
②规定 ,经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可得
,请根据①中
值求出
的值,并由此求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
4、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F,抛物线C上的点到准线的最小距离为1.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过点F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
,
与抛物线C交于
两点,
与抛物线C交于
两点,
分别为弦
的中点,求
的最小值.









5、已知函数
.

(1)讨论函数
的单调区间情况;

(2)若函数
有且只有两个零点
,证明:
.



6、在直角坐标系
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将曲线C上各点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得到曲线
.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






(1)写出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与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2)曲线
上是否存在不同的两点
,
(以上两点坐标均为极坐标,
,
,
,
),使点M、N到l的距离都为1?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设函数
.

(1)若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证明:对于任意的
,
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