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加政事
①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施的 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④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①当时地方州县既没兵也没钱,“州郡遂日就困弱”,主要是朝廷集权太甚所致②朝廷刚刚平定一场军阀叛乱,却又有更多的军阀割据一方,自任官吏,不供赋税,中央政府几乎有名无实③立国之初,实行分封,后来发生了骨肉相残的叛乱事件,平乱后朝廷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项目 | 50%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贫寒家庭 |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立了合理完善的行政体制,使国家的政令在幅员广大的疆域内基本上得到执行,保证了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唐宋政治制度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
材 料二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而这一过程也正深刻地改变 着中国社会,影响着世界格局。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让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巨变,使我们能够更自 信和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 致使相权逐渐削弱, 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 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 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资产阶级颁发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 1787年美国国会制定的1787年宪法, 规定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 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确立共与政体……
材料三 毛泽东说: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 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 是资产阶级性的, 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材 料四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民主形式日益丰富, 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 不断呈现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材料五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法制”到“法治”, 虽然仅一字之差, 但不仅是法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更是治国理论上的一大飞跃。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材料1: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2: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
材料1: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2: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3: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请回答:
职位 | 基本职权 |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