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 .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 . 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2、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
A . 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 . 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C . 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D . 眼睛能发光
3、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 37.5℃和38.5℃
B . 37.5℃和38℃
C . 38℃和38℃
D . 38℃和38.5℃
4、下列几种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 柳絮飞扬
B . 发送短信
C . 落叶纷飞
D . 白雪飘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 . 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蝙蝠在飞行时常常发出超声波
B . 大象可以用次声波进行交流
C . 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 .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灯自然现象中,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7、图中聪明的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叫开门的不是自己的外婆,它主要是依据了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色
C . 音调
D . 频率
8、客厅的墙上挂有一个钟表,小张同学通过对面墙上的平面镜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则实际时刻是( )
A . 9:30
B . 2:30
C . 6:15
D . 12:15
9、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 . 夏天,剥开的冰棒冒“白气”
C .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 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11、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 . 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 . 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 . 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1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A与B
B . A与C
C . C与D
D . B与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对某种物质进行加热,使其从固态熔化为液态,在此过程中,记录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Hz,钢琴中持续发声的发声体在5s内振动了 次,无声手枪前端的消声器是在 减弱噪声的.
3、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时,则反射角是 度.如图所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在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已知入射角为40度,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折射角为 度.
4、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上有许多液化成的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 (内、外)表面;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
三、实验题(共5小题)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vAB= m/s; vBC=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2、陈明同学住在豪华的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噪声污染严重.陈明想制作一种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2)陈明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方案. (2)
A . 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B . 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之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3)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检测材料 | 衣 服 | 锡 箔 纸 | 泡沫塑料 |
响 度 | 较 响 | 很 响 | 弱 |
距 离 | 较 长 | 长 | 短 |
(4)响度的单位是 .
(5)实验中运用的物理方法有 .
3、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采用 的顺序进行组装(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时,将酒精灯的火焰调大继续对水进行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小华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3)当他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再次实验时,发现当蜡烛靠近镜面时,蜡烛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4)做实验时,有一组同学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也不能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5)小华实验后,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了发光点S的像为S′,如图2所示,请你判断: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5)
A . 平面镜发出的
B . 像S′发出的
C . 平面镜反射的
D . 人的眼睛发出的.

5、在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它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进行实验.
(2)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3)水槽底部选用了较粗糙的材料制作,这样就可以使站在不同角度的同学都能看见水槽底部的光斑,是因为光在水槽底部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4)实验完成后,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和角度不变,继续向水槽中加入液体,会发现水槽底部的光斑将 (选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或“不动”).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中,其中有一项是百米赛跑,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1)那么他所测量的时间和运动员的真实成绩相差多少?
(2)这种计时方法会使运动员的成绩是偏好还是偏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动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站里程/k m | 到站 发车时刻 |
福州 0 | 7:12 |
莆田105 | 7:54 7:56 |
泉州174 | 8:17 8:19 |
厦门 276 | 9:02 |
(1)列车从福州到泉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列车在8:18的速度多大?
3、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向正前方山下的隧道口开去,在行驶过程中某处,汽车司机按了一声喇叭,5s后听到回声.
(1)汽车司机按喇叭时,车与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米?
(2)听到回声后,汽车还要行驶多少秒才能到达隧道口.(声速取340m/s)